[发明专利]扭振减振器和用于具有此类扭振减振器的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49765.6 | 申请日: | 2017-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3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 发明(设计)人: | R·S·塔尔德萨利斯;M·古克姆斯;R·杰斯瓦;M·V·卡其勒;S·津德尔;H·J·豪克;J·伯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45/02 | 分类号: | F16H4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建新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用于 具有 类扭振 机动车辆 动力 传动系统 设备 | ||
1.一种包括以扭转方式弹性地彼此连接的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2)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力传递装置(26)设置成将来自所述扭振减振器(18)的第一轴向侧(48)的致动力传递到所述扭振减振器(18)与待致动装置(54)相对的第二轴向侧(50),所述力传递装置(26)具有第一力传递元件(80)和第二力传递元件(82),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20)能够移动且与所述第一部件(20)旋转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力传递元件(82)设计成与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80)分离且支撑或能够支撑在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80)上,且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22)能够移动且与所述第二部件(22)旋转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部件(20)与所述第二部件(22)之间的相对旋转能够受到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80)与所述第二力传递元件(82)之间的摩擦阻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递装置(26)用以下方式与所述第一部件(20)和所述第二部件(22)相互作用,即所述致动力在阻碍所述第一部件(20)与所述第二部件(22)之间的相对旋转时可施加到所述力传递装置(26)。
3.根据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20)与所述第二部件(22)之间由摩擦引起的所述相对旋转能够受到阻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摩擦元件(96)布置在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80)与所述第二力传递元件(8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96)固定在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80)或所述第二力传递元件(8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96)由摩擦衬片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元件(96)由纸摩擦衬片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设置滑动元件(98),所述致动力能够经由所述滑动元件施加到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8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元件(98)固定在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8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元件(98)由滑动衬片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80)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部件(20)中的第一窗口状凹部(88)以获得所述旋转驱动连接,及/或所述第二力传递元件(82)延伸通过所述第二部件(22)中的第二窗口状凹部(94)以获得所述旋转驱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口状凹部在圆周方向(12、14)上彼此间隔开,及/或所述第二窗口状凹部(94)在圆周方向(12、14)上彼此间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传递元件(80)具有第一环形基座部分(84)和布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基座部分(84)上且在轴向方向(4、6)上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部件(20)中的所述第一窗口状凹部(88)的第一支撑指状物(86)。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扭振减振器(1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力传递元件(82)具有第二环形基座部分(90)和布置在所述第二环形基座部分(90)上且在轴向方向(4、6)上延伸通过所述第二部件(22)中的所述第二窗口状凹部(94)的第二支撑指状物(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公司,未经博格华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97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 下一篇:行星差速装置以及制造该行星差速装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