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44185.8 | 申请日: | 2017-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8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哲也;妹尾刚士;冈崎惠一;土井智史;藤村浩志;佐藤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C22C38/00;H01F41/00;H02K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玮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芯板的制造方法,所述芯板(1)具有环状芯背部(11)和从所述环状芯背部朝向中心(O)延伸的多个齿部(12),其中,
所述芯板的制造方法具有:
冲裁加工工序,从在面内的一个方向上具有易磁化方向(Y)的方向性电磁钢板(3)冲裁芯薄片(2),所述芯薄片(2)具有在与所述易磁化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X)上延伸的带状芯背部(21)和与所述易磁化方向平行地从所述带状芯背部延伸的多个平行齿部(22);
卷绕加工工序,使所述平行齿部在内侧并使所述芯薄片卷绕成环状,由此得到具有所述环状芯背部和所述齿部的所述芯板;
应变加工工序,通过硬化喷丸或者水射流喷丸或者激光喷丸或者超声波喷丸在板厚方向(Z)上对所述芯薄片的所述带状芯背部或所述芯板的所述环状芯背部赋予压缩应变;以及
退火工序,在所述应变加工工序之后,通过退火使所述带状芯背部或所述环状芯背部再结晶,
其中,所述板厚方向(Z)是垂直于所述垂直方向(X)以及所述易磁化方向(Y)的方向。
2.一种芯板的制造方法,所述芯板(1)具有环状芯背部(11)和从所述环状芯背部朝向中心(O)延伸的多个齿部(12),其中,
所述芯板的制造方法具有:
应变加工工序,在面内的一个方向上具有易磁化方向(Y)的方向性电磁钢板(3)中,在板厚方向上对在与所述易磁化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X)上延伸的带状芯背部预形成区域(31)赋予压缩应变;
冲裁加工工序,从所述方向性电磁钢板冲裁芯薄片(2),所述芯薄片(2)具有存在于所述带状芯背部预形成区域(31)的带状芯背部(21)和与所述易磁化方向平行地从所述带状芯背部延伸的多个平行齿部(22);
卷绕加工工序,使所述平行齿部在内侧并使所述芯薄片卷绕成环状,由此得到具有所述环状芯背部和所述齿部的所述芯板;以及
退火工序,在所述卷绕加工工序之后,通过退火使所述环状芯背部再结晶,
其中,所述板厚方向(Z)是垂直于所述垂直方向(X)以及所述易磁化方向(Y)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应变加工工序中,通过硬化喷丸或水射流喷丸或激光喷丸或超声波喷丸或锻造或辊轧加工来赋予所述压缩应变。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芯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进行所述应变加工工序以使所述带状芯背部预形成区域(31)的厚度或者所述带状芯背部的厚度或者所述环状芯背部的厚度与所述齿部的厚度之差为5%~20%。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芯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环状芯背部具有厚度从所述中心朝向外侧变小的锥形区域(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电装;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1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