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挡位切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38640.3 | 申请日: | 2017-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2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神尾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 主分类号: | F16H61/32 | 分类号: | F16H61/32;B60T1/06;H02P23/00;H02P23/24;H02P6/00;H02P6/3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高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切换 装置 | ||
输出轴(15)被传递马达(10)的驱动力。谷部形成部件(21)形成有与换挡挡位对应的谷部(211~214),与输出轴(15)一体地旋转。卡合部件(26)被施力部件(25)向嵌入到谷部中的方向施力,嵌合到作为与目标换挡挡位对应的谷部(211~214)的目标谷部中。马达控制部(50)控制马达(10)的驱动。在作为马达(10)的旋转轴的马达轴(105)与输出轴(15)之间形成有游隙(Dg)。马达控制装置(50)决定马达目标位置(TCen),以使卡合部件(26)成为比目标谷部的中心向驱动方向上的跟前侧偏移了规定量的位置。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6年6月2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25342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换挡挡位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根据来自驾驶员的换挡挡位切换要求来控制马达、从而切换换挡挡位的换挡挡位切换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开关磁阻马达作为换挡挡位切换机构的驱动源。以下,将开关磁阻马达称作“SR马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3857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设置于止动弹簧的前端的卡合部嵌入到止动杠杆的目标挡位的谷部中,将止动杠杆以目标挡位的旋转角保持。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采用不使用永久磁铁的SR马达作为换挡挡位切换机构的驱动源的情况下,由于不发生齿槽效应(cogging)转矩,所以只要将向马达的通电设为断开,就在止动弹簧的施力下,卡合部在谷部的中心处停止。
另一方面,在代替SR马达而使用例如DC马达那样发生齿槽效应转矩的马达的情况下,即使将向马达的通电设为断开,通过齿槽效应转矩的影响,卡合部也有可能在从谷部的中心偏差的部位停止。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切换换挡挡位的换挡挡位切换装置。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换挡挡位切换装置具备马达、输出轴、谷部形成部件、卡合部件和马达控制部。
对于输出轴传递马达的驱动力。
谷部形成部件形成有与换挡挡位对应的谷部,该谷部形成部件与输出轴一体地旋转。
卡合部件通过施力部件的施力被向嵌入到谷部的方向施力,嵌合到作为与目标换挡挡位对应的谷部的目标谷部。
马达控制装置控制马达的驱动。
在作为马达的旋转轴的马达轴与输出轴之间形成有游隙。
在第1技术方案中,马达控制部确定马达目标位置,以使卡合部件成为比目标谷部的中心向驱动方向上的跟前侧偏移了规定量的位置。
在第2技术方案中,当马达在包括马达目标位置的控制误差的范围内停止后,马达控制部进行将马达向与马达停止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驱动的反转控制。
由此,即使在作为马达而使用例如DC马达等的发生齿槽效应转矩的马达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施力部件的施力将卡合部件嵌入到目标谷部的中心。因而,能够适当地切换换挡挡位。
附图说明
关于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一边参照附图一边通过下述详细的记述会变得明确。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线控换挡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线控换挡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及马达驱动器的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8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