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驱动系统的方法和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6734.7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1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格鲁纳;本杰明·卡乔尔;诺伯特·魏斯;阿克塞尔·伊本塔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宾利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08;B60W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英国柴郡克***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单元 主控制单元 总目标 单个目标 驱动系统 配对 控制驱动系统 阈值扭矩 致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具有至少两个驱动单元(20)的驱动系统的方法,每个驱动单元(20)与至少一个控制单元(22)配对,其中‑通过主控制单元(22a)计算总目标扭矩(30),‑通过主控制单元(22a)将总目标扭矩(30)分成每个驱动单元(20)各自的单个目标扭矩(32),以及‑驱动单元(20)由配对的控制单元(22)根据对应的单个目标扭矩(32)致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确定与驱动单元(20)相对应的阈值扭矩(34)并在主控制单元(22a)划分总目标扭矩(30)时对其予以考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具有至少两个驱动单元的驱动系统的方法,每个驱动单元与至少一个控制单元配对。本发明还涉及相应的驱动系统。
根据外部约束,特别是由车辆驾驶员设定的油门踏板的位置,借助于至少一个控制单元,即所谓的发动机控制单元来控制机动车辆的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机动车辆的驱动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增加,在驱动系统的操作中处理发动机控制所需的计算能力也在增加。这尤其适用于组合多个驱动单元的机动车辆的驱动系统。这种情况的一个例子是所谓的混合动力机动车辆,其组合至少一个内燃机和一个电驱动马达,其中它们各自的驱动输出必须彼此协调。特别地,在这种驱动系统中,控制各种驱动单元所需的计算能力可能非常大,以至于不可能总是提供也能够处理这种计算能力的单个发动机控制系统。对此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例如,相应车辆的发动机舱中的受限空间,其不允许结合足够强大且因此相对庞大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因此,通常,对于具有多个驱动单元的驱动系统,使用多个控制单元,其中至少一个控制单元与至少一个驱动单元配对,并且这些控制单元彼此连接。因此,可以布置成控制单元中的其中一个用作主控制单元,其比其他控制单元(通常被称为从控制单元)工作在更高的级别。
例如,DE 102 422 430 A1描述了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驱动系统的方法,其中,根据油门踏板的位置,确定总扭矩,扭矩接口将总扭矩分成用于受控扭矩集合体的目标扭矩,然后将目标扭矩传输到那些集合体的各个控制单元。该受控扭矩集合体尤其可以是内燃机和电驱动器。
由DE 10 2008 041 463 A1也已知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系统,其包括具有相关联发动机控制的内燃机以及具有其相关联控制单元的多个电驱动马达。这些控制单元中的一个被指定为主控制单元,其将由发动机控制单元发送的扭矩请求发送到与电驱动马达配对的另外的控制单元。
DE 10 2010 038 995 A1公开了一种具有两组气缸的内燃发动机,每组气缸与控制单元配对以控制相关气缸组的操作。与第一组汽缸相关联的控制单元用作主控制单元,其将与将第二组汽缸断开相关的要求发送到另一(从)控制单元。
DE 10 2013 208 022 A1描述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主要通过使用电牵引电动机向车轮施加扭矩来防止在斜坡上回滚。如果牵引电动机或相关联的功率转换器的温度超过温度极限,则断开牵引电动机并将内燃机连接到正在滑动的驱动轮上,而不是将驱动轮连接到牵引电动机上,以防止其回滚。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系统包括与内燃机配对的控制单元、与牵引电动机配对的控制单元以及对这两个单元进行整体控制的更高级别的车辆控制单元。
以共同目标协调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控制单元,即实现由油门踏板的特定位置表示的机动车驾驶员所期望的驾驶条件,必须考虑经常引起可导致对应错误消息的错误、降低驱动系统提供的驱动功率和/或驾驶舒适性的多个附加参数。
发明内容
基于该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具有至少两个驱动单元的驱动系统的改进方法,每个驱动单元与控制单元配对。
该目的是通过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方法来实现的。实现适合于执行这种方法的驱动系统是专利权利要求10的主题。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统的有利实施例和根据本发明的驱动系统的优选实施例是其他专利权利要求的主题和/或源于对本发明作出的以下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宾利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宾利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6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