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屏蔽构件、布线模块以及电磁屏蔽构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30231.9 | 申请日: | 201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6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武史;末谷正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1B7/18;H01B7/20;H01B13/22;H02G1/14;H02G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侯聪 |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屏蔽 构件 布线 模块 以及 制造 方法 | ||
以使得将金属线被编织形成为筒形而得到的筒状导电构件容易地钎焊到筒部为目的。电磁屏蔽构件具备:具有筒部的金属制构件(例如金属管);筒状导电构件,其通过金属线被编织形成为筒形而得到,该筒状导电构件的端部配设于筒部的外周面侧或者内周面侧;按压构件(例如环构件),其将筒状导电构件按压于筒部的外周面或者内周面;以及接合部,其通过填充材料熔化并固化而成为将筒状导电构件接合到筒部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蔽电磁噪声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屏蔽导电电路,其具备金属制的管、与所述管的端部连接的筒状的可挠性屏蔽构件、以及环状固定件,所述环状固定件以与管的周壁一起夹持可挠性屏蔽构件的结构呈环状固定于管的周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808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从轻量化等的观点考虑,研究由铝制的编织物构成可挠性屏蔽构件等。在该情况下,在铝制的部件的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妨碍编织物和管的良好连接。基于这样的情况等,考虑对管和编织物进行钎焊。
但是,编织物通过多根细线材编织而形成,因此容易弯曲,难以将编织物保持为按压于管周围的状态。另外,熔化的钎料容易向周围扩展。因此,难以在管周围钎焊编织物。
因此,本发明以使得能够容易地将金属线被编织形成为筒形而得到的筒状导电构件钎焊到筒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方式的电磁屏蔽构件具备:具有筒部的金属制构件;筒状导电构件,其通过金属线被编织形成为筒形而得到,所述筒状导电构件的端部配设于所述筒部的外周面侧或者内周面侧;按压构件,其将所述筒状导电构件按压于所述筒部的外周面或者内周面;以及接合部,其通过与所述筒部、所述筒状导电构件以及所述按压构件不同的填充材料熔化并固化而成为将所述筒状导电构件接合到所述筒部的状态。
第2方式是第1方式的电磁屏蔽构件,所述按压构件是在所述筒部的整个圆周方向上将所述筒状导电构件按压于所述筒部的外周面或者内周面的环构件,所述接合部沿着所述环构件的圆周方向延伸。
第3方式是第1或者第2方式的电磁屏蔽构件,所述筒部及所述筒状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方由铝或者铝合金形成。
第4方式是第3方式的电磁屏蔽构件,所述筒部及所述筒状导电构件双方由铝或者铝合金形成。
第5方式是第3或者第4方式的电磁屏蔽构件,所述接合部通过由含硅的铝合金形成的所述填充材料熔化并固化而成为将所述筒状导电构件接合到所述筒部的状态。
第6方式是第3至第5中的任一个方式的电磁屏蔽构件,所述按压构件由铝或者铝合金形成。
第7方式是第1至第6中的任一个方式的电磁屏蔽构件,所述接合部成为介于所述筒部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并将所述筒状导电构件接合到所述筒部的状态。
第8方式是第1至第7中的任一个方式的电磁屏蔽构件,所述按压构件沿着所述筒部的轴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于多个部位,所述按压构件沿着所述筒部的轴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于多个部位。
第9方式的布线模块具备:至少一根线状导体;以及第1至第8中的任一个方式的电磁屏蔽构件,其对所述线状导体进行电磁屏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02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