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式直线运动促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0019.2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4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增田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18 | 分类号: | F16D65/18;B60T13/74;F16H25/20;H02K7/06;F16D121/24;F16D12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6 | 代理人: | 刘卓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电动机 直线运动促动器 直线运动机构 电动式 转矩 方式设置 旋转输入 输出轴 磁极 交链磁通 结构简化 轴向间隔 旋转轴 轴向端 平行 转换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式直线运动促动器,其可谋求空间的节省和转矩的提高,并且可使结构简化,谋求成本的降低。该电动式直线运动促动器(1)包括:电动机(2);直线运动机构(3),其将电动机(2)的旋转运动,经由旋转输入输出轴(5),转换为直线运动部的直进运动;外壳(4),其保持直线运动机构(3)。电动机(2)包括定子(7)和转子(8),该定子(7)和转子(8)以产生有助于转矩的交链磁通的磁极的朝向与电动机(2)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式设置。在外壳(4)的轴向端面上,连接而设置有定子(7)。相对于定子(7)的转矩发生面,以在轴向间隔开的方式设置转子(8),转子(8)固定于直线运动机构(3)的旋转输入输出轴(5)上。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6年5月19日,申请号为JP特愿2016-100177的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将其整体作为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内容而引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比如适用于电动制动装置的电动式直线运动促动器。
背景技术
在下述的文献中,提出有电动促动器和电动机。
1.在直线运动部的外周上,与该直线运动部同轴地设置电动机的电动盘式制动装置(专利文献1)。
2.电动机与直线运动机构的旋转轴平行地设置于不同于该旋转轴的轴上的电动制动装置(专利文献2)。
3.八极九槽的双定子式的轴向间隙电动机(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2475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10-2707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8-1728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于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那样的采用电动式直线运动促动器的电动制动装置中,一般车辆上的搭载空间是极有限的,必须以尽可能节省的空间而实现功能。另外,比如在以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为ABS)为代表的车轮速度控制等中,对于电动制动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制动力控制。
在比如专利文献1那样的在促动器的外周上配置电动机的结构中,由于电动机的转子直径大,故具有惯性力矩增加,损害响应性和控制精度的情况。或者,由于对于转子的旋转来说必要的运动能量与惯性力矩成比例,故具有为了实现高速的响应,瞬间最大的耗电量增加,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的成本高的可能性。
另外,比如在像电动盘式制动装置那样,促动器的加压对象像摩擦片那样处于极高温度的场合,由于电动机接近热源,故具有耐久性成为问题的可能性。另外,具有像专利文献1那样,于同一外壳内部设置电动机和促动器的情况,必须要求回避促动器支承结构来进行电动机的布线,结构复杂的情况。
比如在专利文献2那样的平行地设置电动机和直线运动促动器的场合,一般在许多场合,电动机和直线运动促动器的外观为圆筒形状,由于2个圆筒邻接,故具有在间隙中产生一定量的静区的可能性。另外,具有不按照要求规范,而在电动机和直线运动促动器之间必须要求平行齿轮这样的连接机构,成本增加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分别在电动机和直线运动促动器上必须要求支承结构,故具有空间和成本构成问题的情况。
作为实现空间的节省,转矩的提高的电动机结构,人们知道有比如专利文献3所示那样的轴向间隙式同步电动机。但是,轴向间隙式电动机一般因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不均衡和磁路的不均衡等,容易在旋转轴方向产生大的推力。由此,具有相对上述推力的支承结构复杂,成本增加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0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