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凹状图案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图案片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8493.1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0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正太郎;宇佐利裕;玉木健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59/02 | 分类号: | B29C59/02;A61M37/00;B29C33/3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图案 模具 制作方法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且具有优异的生产率的具有凹状图案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图案片材的制造方法。模具的制作方法具有:准备具有凸状图案的电铸模具和形成型腔的具有第1模和第2模的模的工序;除了电铸模具的端部以外,将电铸模具固定于第1模的工序;为了形成型腔,除了电铸模具的端部及凸状图案的区域以外,并由第1模和第2模来夹压电铸模具的合模工序;及将树脂填充于型腔中的注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凹状图案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及图案片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能够将胰岛素(Insulin)及疫苗(Vaccines)及hGH(human GrowthHormone:人类生长激素)等药剂注入到皮肤内而无疼痛感的新药剂型,已知有微针阵列(Micro-Needle Array)。微针阵列含有药剂,并将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微针(也称作微细针或微小针)排列成阵列状。通过将该微针阵列粘贴于皮肤上,各微针刺入皮肤中,这些微针被吸收到皮肤内,能够将包含于各微针中的药剂注入到皮肤内。微针阵列也被称作经皮吸收片。
作为具有如上所述的微细图案的微针阵列的制造方法提出有各种方案。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准备具有多个锥体状凹部的模具,将针的原料填充于凹部,将被填充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而固化,并通过从模具脱模而制造微针阵列。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749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可通过用熔融于原版中的树脂成形的注射成型而形成具有多个锥体状凹部的模具。然而,未公开使用电铸模具进行注射成型时的具体的结构。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电铸模具的具有凹状图案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及使用了该模具的图案片材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具有凹状图案的模具的制作方法具有:准备具有凸状图案的电铸模具和具有第1模和第2模的模的工序;除了电铸模具的端部以外,将电铸模具固定于第1模的工序;为了形成型腔,除了电铸模具的端部及凸状图案的区域以外,由第1模和第2模来夹压电铸模具的合模(clamp)工序;及将树脂填充于型腔中的注射工序。
优选在将电铸模具固定于第1模的工序中,电铸模具通过磁力及真空吸附中的至少一种而固定于第1模。
优选树脂为热固性树脂及硅酮树脂中的任一种。
优选电铸模具具有端部区域的厚度比除了端部区域以外的区域的厚度厚的形状。
优选在注射工序之后具有脱模工序,该脱模工序为如下:通过加热型腔内的树脂而进行固化,接着,打开第1模和第2模,使固化的树脂从电铸模具上脱模。
优选电铸模具在俯视下为圆形。
优选在第1模的固定电铸模具的一侧形成平坦面,且在第2模的型腔一侧形成凹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图案片材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上述具有凹状图案的模具的制作方法而制作具有凹状图案的模具的工序;将聚合物溶解液供给到模具的凹状图案中的供给工序;使聚合物溶解液干燥而形成聚合物片材的干燥工序;及使聚合物片材从模具上脱模的聚合物片材脱模工序。
优选聚合物溶解液包含水溶性材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用电铸模具以高精度且优异的生产率制作模具。能够由该模具来制造图案片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8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轴和支撑组件
- 下一篇:复制原盘的制造方法和被形成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