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纤维化和炎性疾病的含杂原子环丁烷取代基的吡啶酮衍生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80023642.5 申请日: 2017-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9311859B 公开(公告)日: 2022-01-21
发明(设计)人: 施能扬;陈斌;张蕾;黎健;陈曙辉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嘉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智康弘仁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05/04 分类号: C07D405/04;C07D409/14;A61K31/4427;A61K31/4436;A61P11/00
代理公司: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代理人: 薛琦
地址: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治疗 纤维化 性疾病 含杂原 子环 丁烷 取代 吡啶 衍生物
【说明书】:

公开了一类用于治疗纤维化相关疾病的化合物,具体公开了式(I)所示化合物和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一类用于治疗纤维化相关疾病的化合物,具体涉及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发明背景

全世界范围内,组织纤维化是许多疾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据相关统计证明,美国因各种疾病致死的病人,其中有45%可归于组织纤维增生相关疾病。机体器官由两部分构成:实质指器官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细胞(如肝脏的实质细胞是肝细胞),间质由间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主要有胶原蛋白、蛋白聚糖、糖胺聚糖、糖蛋白和弹性蛋白)构成,分布于实质细胞之间,主要起机械支撑和连接作用。此外细胞外基质能够构成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微环境,是细胞间信号传导的桥梁,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组织创伤修复和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论任何原因引起损伤,均可导致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如果损伤较小,损伤细胞周边正常实质细胞将增生修复,这种修复可完全恢复至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如果损伤较大或反复损伤超出了周围实质细胞的再生能力时,间质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将大量增生对缺损组织进行修复,即发生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因此,本质上纤维化是组织遭受损伤后的修复反应,以保护组织器官的相对完整性。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虽然修复了缺损,但却不具备原来器官实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果这种修复反应过度、过强和失控时,就会引起器官的纤维化和导致器官的功能下降。由此可见,纤维化是指由于炎症导致器官实质细胞发生坏死,组织内细胞外基质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成为纤维化,重者引起组织结构破坏而发生器官硬化。在各种纤维化相关疾病中,以肺纤维化和肝纤维化最为常见。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典型的慢性,渐进并致命的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其特征在于渐进呼吸困难和肺功能逐渐下降,很快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2008年全世界至少有 500万人患病,2010年仅美国就有13-50万人患病,每年新增病例约48,000例,每年约4万人死于 IPF。IPF的发病率估计为4.6-7.4/100,000,每年有3–3.5万新病例被确诊。吸烟的人发病率远远大于不吸烟的人,在烟龄为(20-40年)人群中IPF发病率可达到将近2.3%。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IPF的5年个体存活率约为20%,死亡率远远高于许多癌症,被誉为不是癌症的癌症。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职业暴露和环境污染,如金属,动物,木屑,吸烟和霧霾。

IPF的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涉及促炎和促致纤维化途径之间的互动,然而确切的机制还是一个未知数。2014年罗氏的吡非尼酮(pirfenidone)和勃林格殷格翰的nintedanib在美国首次批准,吡非尼酮的年销售高峰估计在2019年可达20亿美元。目前IPF预后诊断差,治疗方案稀缺,这两个新药的上市给了IPF疾病进展一定的信心,而且这两个药很可能可用于治疗其他纤维化疾病。但是目前广大患者还有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所以研发更好的IPF新药日益受到重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式(Ⅰ)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互变异构体,

其中,

X选自O、S和N(R);

R2选自F、Cl、Br、I、OH、NH2、CN、NO2、COOH,或选自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的C1-6烷基和 C1-6杂烷基;

R3选自H,或选自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的C1-6烷基和C1-6杂烷基;

R4选自F、Cl、Br、I、OH、NH2、NO2、CN、COOH,或选自任选被1、2或3个R取代的C1-6烷基和C1-6杂烷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嘉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智康弘仁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嘉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石家庄智康弘仁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南京明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36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