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细中空突起器具的制造方法及微细中空突起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1637.0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9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新津贵利;上野智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 中空 突起 器具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具有开孔部(3h)的微细中空突起器具(1)的制造方法具备:使具备加热单元的突起部形成用凸模部(11A)从基材薄片(2A)的一面(2D)侧抵接,一边利用热使抵接部分(TP)软化一边将突起部形成用凸模部(11A)刺入,而形成从另一面(2U)侧突出的非贯通的微细中空突起部(3)的突起部形成工序;在将突起部形成用凸模部(11A)刺入的状态下冷却微细中空突起部(3)的冷却工序;在冷却工序之后抽出突起部形成用凸模部(11A)而形成内部为中空的微细中空突起部(3)的释放工序;在偏离形成的微细中空突起部(3)的前端部的位置形成贯通于微细中空突起部(3)的内部的开孔部(3h)的开孔部形成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开孔部的微细中空突起器具的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具有开孔部的微细中空突起器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医疗领域或美容领域中,微针进行的剂的供给备受关注。微针通过向皮肤较浅的层穿刺微小尺寸的针,不会伴有疼痛,就能够得到与注射器进行的剂的供给同等的性能。即使在微针中,特别是具有开孔部的中空型微针能够扩展分配于微针内部的剂的选项而是有效的。但是,具有开孔部的微针特别是在医疗领域或美容领域中使用的情况下,要求微针形状的精度,并要求通过开孔部向皮肤内部稳定地供给剂的稳定性。
具有开孔部的中空型微针能够通过例如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方法,使用具备预先形成的多个凹部的模和具备预先形成的多个凸部的模,将各凸部插入各凹部内,通过注射成形制造中空微针阵列。
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方法,在通过热压印法复制于基板上的微细的微针上,通过短脉冲激光法形成开孔部,制造具有微细的开孔部的微细的微针。
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一种方法,通过热循环注射成形制作实心的微针后,通过激光打孔形成沟道孔,制造具有小于1mm的长度且具有截面面积为20~50平方μm的平均沟道孔的中空的微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US2012041337(A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72695号公报
专利文献3:US2011213335(A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微细中空突起器具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具备:使具备加热单元的突起部形成用凸模部从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基材薄片的一面侧抵接,一边利用热使该基材薄片中的与该突起部形成用凸模部的抵接部分软化,一边朝向该基材薄片的另一面侧将该突起部形成用凸模部刺到该基材薄片,而形成从该基材薄片的另一面侧突出的非贯通的微细中空突起部的突起部形成工序;在将所述突起部形成用凸模部刺到所述微细中空突起部的内部的状态下,冷却该微细中空突起部的冷却工序。然后,在所述冷却工序的后工序中具备:从所述微细中空突起部的内部抽出所述突起部形成用凸模部而形成内部为中空的所述微细中空突起部的释放工序;在偏离形成的所述微细中空突起部的前端部的中心的位置,形成贯通于该微细中空突起部的内部的开孔部的开孔部形成工序。
另外,本发明是具备具有开孔部的微细中空突起部的微细中空突起器具。所述开孔部配置于偏离所述微细中空突起部的前端部的中心的位置,且贯通于该微细中空突起部的中空的内部。所述微细中空突起部在所述开孔部的周缘部具备朝向该微细中空突起部的内部描绘凸曲面而凸起的凸起部。
附图说明
图1是通过本发明的具有开孔部的微细中空突起器具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排列了具有开孔部的微细中空突起部的微细中空突起器具的一例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着眼于图1所示的一个微细中空突起部的微细中空突起器具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III-III线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1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生物可吸收金属的微针
- 下一篇:利用可生物降解金属的微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