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基板及摄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20317.3 | 申请日: | 2017-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5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4N5/376 | 分类号: | H04N5/376;A61B6/00;H01L27/146;H01L29/786;H04N5/32;H04N5/37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汪飞亚;习冬梅 |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摄像 装置 | ||
1.一种有源基板,其在同一基板上形成有具备半导体层的多个开关元件、以及驱动连接于所述开关元件的每一个的多条扫描信号线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路包含N(N是2以上的自然数)个移位寄存器区块,所述移位寄存器区块具备多段将输出信号输出到所述多条扫描信号线中的一条的移位寄存器,
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中的同一段的N个移位寄存器的每一个连接于相邻的N个扫描信号线的每一个,
属于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中的多个同一段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同一段的每一个的N个移位寄存器以所述相邻的N个扫描信号线中的2个以上同时成为有源的方式,将输出信号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基板,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的每一个输入时钟信号,
所述同一段的N个移位寄存器的每一个基于所述时钟信号输出所述输出信号,
以所述相邻的N个扫描信号线中的2个以上同时成为有源的方式将输出信号输出的情况下对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的每一个输入的时钟信号的频率比以所述相邻的N个扫描信号线逐一依次成为有源的方式将输出信号输出的情况下对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的每一个输入的时钟信号的频率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1垂直期间中,至少改变一次对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的每一个输入的时钟信号的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基板,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的每一个输入2种以上不同的时钟信号,且
对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的每一个供给所述2种以上不同的时钟信号的配线相互电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源基板,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的每一个输入互不相同的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
对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的每一个中的前段的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输入端子输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对第二输入端子输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对所述前段的移位寄存器的下一段的移位寄存器即当前段的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输入端子输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对第二输入端子输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位寄存器具备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中,漏极电极连接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输入端子,源极电极连接于与所述多条扫描信号线中的任一条连接的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子,
所述第二晶体管中,栅极电极及漏极电极连接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置位端子,源极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极,
所述第三晶体管中,栅极电极连接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复位端子,漏极电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电极及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极,源极电极连接于低电位侧电源,
所述第四晶体管中,栅极电极连接于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二输入端子,漏极电极连接于所述输出端子,源极电极与所述低电位侧电源连接,且
对所述置位端子输入前段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
对所述第一输入端子输入互不相同的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中的一时钟信号,对所述第二输入端子输入所述互不相同的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中的另一时钟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源基板,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N个移位寄存器区块的每一个中的当前段的移位寄存器的复位端子输入所述当前段的移位寄存器的下一段的移位寄存器即后段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源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输出端子将输出信号输出的期间以外的期间中,所述输出端子经由所述第四晶体管与所述低电位侧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03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模拟计数器元件的数字单位单元
- 下一篇:固态成像元件和成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