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谷类的精磨度评价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18893.4 | 申请日: | 2017-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5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佐竹 |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B02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谷类 精磨度 评价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糠部分与胚乳部分之间的误识别,而且没有个人差异的谷类的精磨度评价方法及其装置。谷类的精磨度评价方法具备:染色步骤,使用染色液对谷粒进行染色;照射步骤,对谷粒照射光;图像获取步骤,获取被照射光的谷粒的图像;以及精磨度判别步骤,针对构成由图像获取步骤获取到的谷粒一粒的图像的多个像素的每个,基于预先决定的基准来区分是与糠部分对应还是与胚乳部分对应,并在与糠部分对应的像素存在规定数以上或者规定比例以上时,判别为与由多个像素构成的图像对应的谷粒是有残留糠的精磨不良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谷类的精磨度评价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若去除谷粒的外皮而制成精白粒则会提高消化吸收、口感。在米粒的情况下,通过将作为原料的糙米供给给精米机进行精磨(精白)来进行除糠,从而加工成精白米。而且,将糙米加工成精白米时的成品率,即精加工精白米相对于糙米的重量比例在产品上有所显示。该成品率也与精白米的白的程度具有关联。即,随着精米逐渐变多,米粒的重量减少(重量减少去除糠层的量。将此时的糠的去除比例称为成品率、或精磨程度、或精白程度。以下,统称为“精磨度”),另一方面若从糙米去除糠层,则随着接近胚乳部(向白米过渡),米粒表面的颜色的白(以下,称为“白度”)增加。
在将糙米加工成精白米时的精白的程度能够通过这些精磨度和白度来进行评价。然而,根据精米机的种类、性能或精米方法,有时即使是相同的精磨度,白度也会不同,或者即使是白度相同,精磨度也会不同。认为该差异是由碎米率、糠层的剥离程度所引起的。
作为评价糙米的糠层的剥离程度的方法,已知作为化学评价的方法的利用新MG试剂(以下,称为“NMG染色液”)的米粒的染色法,已经在研究机构、精米工厂等实施。该试剂将糙米的果皮,将种皮部染成绿色,将糊粉层染成蓝色,并将胚乳部染成粉色。
然而,由于该评价方法依赖于人的目视来评价糠层的剥离程度的微妙的差异,所以未必获得准确的评价。
因此,开发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米粒的加工精度判定方法。该方法具备:(A)使用NMG染色液对米粒进行染色的染色步骤;(B)将米粒供给给测量部的移送步骤;(C)在测量部对米粒照射光的照射步骤;(D)检测来自被照射的米粒的反射光以及透过光中的至少一个光的光量的光量检测步骤;以及(E)基于在光量检测步骤中检测出的光量来运算米粒的精磨度的运算步骤。
该方法具备使用NMG染色液对米粒进行染色的染色步骤和光量检测步骤,从而与米粒表面的性状或米粒个体的颜色无关,总是根据精白加工的程度也就是精磨度使米粒呈现颜色。因此,能够通过单一的光量测量进行准确的米粒的精磨度判定。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由分光测量部检测出的红色光量和绿色光量这两个检测光,或者由分光测量部检测出的红色光量和蓝色光量这两个检测光(也就是由两个波长定义的二维的光)来计算精磨程度。因此,有可能进行糠的附着的误识别。具体而言,通过对米粒进行精磨加工来进行除糠,并从米粒表面剥落糠。该糠片若再次附着在胚乳部上,则尽管已通过精磨去除糠,但被除糠的胚乳部的部分有可能被误识别为“果皮部、种皮部或者糊粉层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95756号公报
鉴于上述问题,针对通过精磨去除糠的谷粒,期望抑制糠部分与胚乳部分之间的误识别。另外,期望提供没有个人差异的谷类的精磨度评价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例如,可以作为以下方式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佐竹,未经株式会社佐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8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