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千斤顶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15217.1 | 申请日: | 2017-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3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利诺·布拉索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佩纳克西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3/12 | 分类号: | B66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孟艳华 |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抵顶部 对臂 第二端部 汽车千斤顶 第一端部 致动器 铰接 塑性材料 聚合物 优选 移动 | ||
1.一种汽车千斤顶,包括:
-第一对臂(1、2),其中,每个臂(1、2)均具有铰接至上抵顶部(6)的第一端部;
-第二对臂(3、4),其中,每个臂(3、4)均具有铰接至下抵顶部(8)的第一端部和在能自由旋转的情况下受属于所述第一对臂(1、2)的臂的第二端部的约束的第二端部;
-致动器(10),所述致动器(10)用于使所述第一对臂(1、2)在旋转时受所述第二对臂(3、4)约束的点彼此靠近/彼此远离地移动,以调节所述上抵顶部(6)与所述下抵顶部(8)之间的距离;
其特征在于,所述臂(1、2、3、4)和所述抵顶部(6、8)由塑性材料制成,优选地由聚合物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所述第一对臂(1、2)在相应的第二端部的区域中铰接至所述第二对臂(3、4),并且所述致动器(10)设计成使所述第一对臂(1、2)铰接至所述第二对臂(3、4)的铰接点彼此靠近/远离地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在所述铰接点的区域中,每个臂(1、2、3、4)均在其第二端部上包括两个凸缘(11、12;21、22;31、32;41、42),所述凸缘设置有容纳穿通销(50)的相应的孔(13、14;33、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在所述铰接点的所述区域中,一臂(1、2、3、4)的所述凸缘(11、12;21、22;31、32;41、42)与另一臂的所述凸缘沿着所述穿通销的轴线交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所述四个臂(1、2、3、4)具有相同的形状。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每个臂(1、2、3、4)均在其一端处具有圆柱形部分,所述圆柱形部分横向于所述臂(1、2、3、4)自身的轴线,并且所述圆柱形部分设计成以可移除的方式接合所述抵顶部(6、8)的对应的座部(615、625、835、8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所述圆柱形部分包括一对圆柱形端部(15、25;35、45),所述一对圆柱形端部(15、25;35、45)从相应的臂(1、2、3、4)横向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所述圆柱形部分能够通过卡扣机构插入相应的所述座部(615、625、835、845)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
-螺杆(52),所述螺杆(52)容纳在具有通孔(56)的支承件(54)中,所述穿通(50)容纳在所述通孔(56)中;以及
-螺母(58),所述螺母(58)具有通孔(60),所述穿通销(50)容纳在所述通孔(60)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所述上抵顶部(6)或所述下抵顶部(8)通过球形铰链受设计成搁靠在地面或车辆上的支承部分约束。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包括保持装置,用以防止所述穿通销(50)意外移出所述臂(1、2、3、4)的所述孔(13、14、33、34)。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所述塑性材料是优选地添加有矿物填料和/或复合材料的聚酰胺。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所述臂(1、2、3、4)至少部分地制造有蜂窝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千斤顶,其中,所述蜂窝结构在每个臂(1、2、3、4)的两个端部之间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佩纳克西斯有限公司,未经奥佩纳克西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52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