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的门盖系统的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4927.2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2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M.维特尔斯比格尔;H.克吕格;M.布克海姆;M.赛德尔;C.贝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泽(班贝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22 | 分类号: | E05F15/622;E05F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赵伯俊;李雪莹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系统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的门盖系统(2)的驱动系统,其中,所述门盖系统(2)具有门盖(3),该门盖(3)能够在敞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进行调节,其中,所述驱动系统(1)具有两个机械的驱动接头(4、5)以及一螺旋弹簧系统(8),所述驱动接头用于所述驱动系统(1)的驱动技术的连接,所述螺旋弹簧系统用于产生在所述两个驱动接头(4、5)之间的总弹簧力(9)。提出了:所述螺旋弹簧系统(8)具有至少一个一体的、具有螺旋弹簧轴线(11)的螺旋弹簧元件(10)——特别是螺旋压力弹簧元件,门盖(3)的调节——特别是闭合调节——伴随着螺旋弹簧元件(10)的压缩,并且为了产生总弹簧力(9)的、具有不同的曲线斜率的曲线变化,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至少在一压缩区段上具有累进的弹簧特性。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述部分的、机动车的门盖系统的驱动系统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5的、具有这样的驱动系统的、机动车的门盖系统。
由于特别是在客货两用车中的后门盖的高的重量,对于用户在调节门盖时对抗门盖重力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概念“门盖”可以很宽泛地理解。该概念特别地包括机动车的后门盖、行李舱盖、发动机盖、侧门、货舱盖、升降顶等等。
所说的驱动系统有助于在调节门盖时支持用户。所述驱动系统可以纯弹簧驱动或者也可以马达驱动。
已知的驱动系统(DE 100 01 054 A1)配备了用于门盖的马达调节的驱动马达,本发明以所述驱动系统为出发点。附加地,驱动系统具有用于产生在两个驱动接头之间的弹簧力的弹簧系统。所述弹簧系统被配备了两个互相分离的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根据门盖的调节分别施加弹簧力到所述驱动接头上。在这种情况下,这样地进行布置:在闭合调节时,一个弹簧元件首先起作用,并且在门盖的闭合位置的区域中,第二弹簧元件才起作用。通过这种在门盖的闭合位置的区域中“接上”另外的弹簧元件,产生作用到驱动接头上的总弹簧力的关于驱动系统的调节的不连续的曲线变化。虽然利用该驱动系统,在驱动接头之间的总弹簧力的、以第一近似有针对性的调整是可能的。例如可以这样地设计另外的弹簧元件,以便提供特别高的弹簧力,用来将门盖从闭合位置推出来。但是,所产生的驱动系统由于需要多个弹簧元件在机械方面是花费高的。此外通过突然地将另外的弹簧与驱动系统相耦联,另外产生了不希望的接合噪声,以及视觉上较不舒适的调节过程。最后所说的方面通常被视为舒适性损失。
本发明以该问题为基础:这样地构造以及改进已知的驱动系统,以利用简单的结构上的措施,使得作用在驱动接头上的弹簧力的灵活的可调整性是可能的。
上述的问题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驱动系统中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得到解决。
根据建议认识到的是:在总弹簧力的曲线变化中分别要求的曲线斜率以特别简单的方式通过使用具有累进的弹簧特性的螺旋弹簧元件来实现。概念“累进的弹簧特性”在此可以宽泛地理解并且通常意味着:由螺旋弹簧元件产生的螺旋弹簧力的、关于螺旋弹簧元件的压缩的曲线变化的曲线斜率升高。曲线斜率的这种升高可以关于螺旋弹簧元件的压缩而连续地或者不连续地进行。特别地因此包括由所述螺旋弹簧元件施加的螺旋弹簧力的、关于所述螺旋弹簧元件的压缩的曲线变化,该曲线变化由两个线性的曲线区段组成,所述曲线区段在一或多或少地尖锐的拐点处转变到彼此中。
详尽地提出了:螺旋弹簧系统具有至少一个一体的螺旋弹簧元件,所述螺旋弹簧系统负责用于产生在所述两个驱动接头之间的总弹簧力,所述螺旋弹簧元件具有上述的累进的弹簧特性。在这种情况下,这样地进行布置:门盖的调节——这里特别是门盖的闭合调节——伴随着所述螺旋弹簧元件的压缩。相应地,具有其累进的弹簧特性的螺旋弹簧元件完成了用于产生在总弹簧力中的不同的曲线斜率的一部分。
利用根据建议的解决方案,总弹簧力的不同的曲线变化利用小的结构上的花费得以实现。原则上甚至可以考虑的是:可以放弃使用多个弹簧元件,所述多个弹簧元件直到现在总是被需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泽(班贝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博泽(班贝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4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