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复合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相分离系金属固体彼此的接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6084.1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3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武;加藤秀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泰克诺亚奇股份有限公司;帝伯爱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20/00 | 分类号: | B23K20/00;C22C9/00;C22C19/05;C22C22/00;C22C23/00;C23C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复合 金属 部件 制造 方法 以及 分离 固体 彼此 接合 | ||
1.一种纳米复合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由第一成分形成的固体的金属体、与由同时含有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分各自具有正及负的混合热的第二成分以及第三成分的化合物、合金或非平衡合金形成的固体的金属材料接触,以低于所述金属体及所述金属材料的熔点的温度进行规定时间的热处理,由此使所述第一成分与所述第三成分相互扩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金属体与所述金属材料接触后,以所述第一成分与所述第三成分相互扩散并结合的方式进行所述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复合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保持所述金属体在绝对温度下的熔点的50%以上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复合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金属体的与所述金属材料的接触面、及所述金属材料的与所述金属体的接触面预先进行镜面抛光,
在所述热处理期间,使所述金属体的接触面与所述金属材料的接触面紧密地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复合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分由Li、Mg、Ca、Cu、Zn、Ag、Pb、Bi、稀土金属元素、或者以它们中的任一者为主成分的作为合金或化合物的混和体形成,
所述第二成分由Ti、Zr、Hf、Nb、Ta、Cr、V、Mo、W、Fe、Co、Ni、C、Si、Ge、Sn中的任一者、或者包含它们中的多个的作为合金或化合物的混和体形成,
所述第三成分由Li、Mg、Ca、Mn、Fe、Co、Ni、Cu、Ti、Zr、Hf、Nb、Ta、Cr、Mo、W中的任一者、或者包含它们中的多个的混和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复合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分由Mg形成,
所述第三成分由Ni形成,所述金属材料由含Ni合金形成。
7.一种纳米复合金属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由第二成分形成的固体的金属体、与由同时含有第一成分及第三成分的化合物、合金或非平衡合金形成的固体的金属材料接触,以低于所述金属体及所述金属材料的熔点的温度进行规定时间热处理,从而使所述第二成分与所述第三成分相互扩散,
所述第二成分及所述第三成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分各自具有正及负的混合热,所述第一成分在绝对温度下的熔点为所述第二成分在绝对温度下的熔点的一半以上。
8.一种相分离系金属固体彼此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第一成分形成的固体的第一金属体、以及由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分具有正的混合热的第二成分形成的固体的第二金属体的至少任一方的表面形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分具有负的混合热的第三成分经合金化而成的合金层,以将所述合金层夹在中间的方式使所述第一金属体与所述第二金属体接触,并以低于金属体的熔点的温度进行规定时间的热处理,由此使所述第一成分和/或所述第二成分与所述第三成分相互扩散,在所述第一金属体与所述第二金属体的界面生成由以下部分形成的共连续结构纳米复合组织:由所述第一成分及所述第三成分形成的部分和由所述第二成分及所述第三成分形成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泰克诺亚奇股份有限公司;帝伯爱尔株式会社,未经东北泰克诺亚奇股份有限公司;帝伯爱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60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焊接的送丝机
- 下一篇:激光点焊镀层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