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合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5037.5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1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家田博基;铃木立也;古田宪司;渡边南;仲野武史;佐佐木翔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7/10 | 分类号: | C09J7/10;C09J7/22;C09J11/08;C09J133/00;C09J2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片,其兼具初始的低粘合性和使用时的强粘合性,且粘合剂层的透明性优异。本申请提供的粘合片包含雾度值为1.0%以下的粘合剂层。关于上述粘合片,将上述粘合剂层贴合于不锈钢板后,在23℃下放置30分钟后的粘合力N1为1.5N/20mm以下,且将上述粘合剂层贴合于不锈钢板后,在80℃下加热5分钟后的粘合力N2为10.0N/20m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片。
本申请基于2016年11月2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226289要求优先权,并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而援引至本说明书中。
背景技术
粘合片出于通过牢固地粘接于被粘物而使被粘物彼此粘接、或者将物品固定于被粘物的目的而使用。对粘合片要求的特性因用途而各异,例如,为了防止因贴错而导致的成品率降低,寻求考虑到重新粘贴(再加工(rework)性)的粘合片。换言之,寻求在贴附初始表现出低粘合力且在使用被粘物时表现出高粘合力的粘合片。作为具有这种特性的粘合片的相关技术文献,可列举出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14-2242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89059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59511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一方面,在粘合片的用途之中,有时对粘合剂层要求透明性。作为期望所述性质的粘合片,可列举出例如可贴附于光学部件而使用的粘合片。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兼具初始的低粘合性和使用时的强粘合性、且粘合剂层的透明性优异的粘合片。
由该说明书提供的粘合片包含雾度值为1.0%以下的粘合剂层。关于上述粘合片,将上述粘合剂层贴合于不锈钢板(SUS304BA板)后,在23℃下放置30分钟后的粘合力N1为1.5N/20mm以下,且将上述粘合剂层贴合于不锈钢板(SUS304BA板)后,在80℃下加热5分钟后的粘合力N2为10.0N/20mm以上。所述构成的粘合片兼具初始的低粘合性和使用时的强粘合性,且粘合剂层的透明性优异。因此,可优选地用于包括对粘合剂层要求透明性的用途(例如贴附于光学部件的用途)在内的各种用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为5μm以上且35μm以下。从降低雾度值的观点来看,粘合剂层的厚度为35μm以下是有利的。此外,如果粘合剂层的厚度为5μm以上,则容易得到在80℃下加热5分钟后的粘合力N2(以下也称为“加热后粘合力”)高的粘合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剂层可以以在该粘合剂层所含的全部单体单元中超过50重量%的比率包含源自(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单体单元。此处,粘合剂层所含的全部单体单元是指与该粘合剂层所含的全部聚合物的组成对应的单体单元的整体。以上述比率使用了(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粘合剂层容易成为雾度值低的粘合剂层。此外,通过以所述比率使用(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可适宜地实现在23℃下放置30分钟后的粘合力N1(以下也称为“初始粘合力”)低且加热后粘合力高的粘合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粘合剂层可以以在该粘合剂层所含的全部单体单元中为0.05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的比率包含源自具有聚有机硅氧烷骨架的单体的单体单元。通过以上述比率使用具有聚有机硅氧烷骨架的单体,可适宜地实现粘合剂层的雾度值低、且满足上述粘合力N1、N2的粘合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5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