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膜的层积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4082.9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1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伊东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B32B15/01;B32B15/08;C23C18/42;C25D5/54;C25D7/00;H05K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闫加贺;姚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膜 层积 构造 | ||
1.一种金属膜的层积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基材上层积有底涂层、触媒层及镀覆析出层3层的剖面构造,该底涂层为玻璃转移温度(Tg)为40-430℃的树脂层,该触媒层为平面地排列于底涂层上的金属纳米粒子群,该金属纳米粒子群为元素周期表IB族或VIII族的金属,且该金属纳米粒子处于被底涂层包围的状态,该金属纳米粒子群的一端与镀覆析出层连结,上述金属纳米粒子的粒径的变动系数为C.V.0.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膜的层积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纳米粒子为金(Au)、银(Ag)、铂(Pt)或钯(Pd)的任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膜的层积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100nm。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膜的层积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涂层的玻璃转移温度(Tg)为50-35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膜的层积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镀覆析出层为无电镀覆析出层及电镀析出层。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膜的层积构造,其特征在于,于上述底涂层上部分配置上述触媒层,而其上的上述镀覆析出层则形成金属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电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40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