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轨道的安装结构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3138.9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5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承赫;姜荣日;具光元;权明勋;吴娟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55/02 | 分类号: | F02M55/02;F02M61/14;F02M5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刘红梅;王漪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轨道 安装 结构 | ||
1.一种燃料轨道的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凸台部,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贯通孔,在上述贯通孔以插入的方式设置有与形成在引擎侧气缸头的凸台部相结合的固定部件,在上述安装凸台部的外部面设置有以紧贴的方式与主管道的一侧面相接触并被熔敷的第一熔敷面;
喷射器杯部,与上述安装凸台部隔开设置,在外部面设置有以紧贴的方式与上述主管道的另一侧面相接触并被熔敷的第二熔敷面,在上述第二熔敷面的一侧设置有与上述主管道相连通并向喷射器传递燃料的流路孔;以及
桥接部,用于连接上述安装凸台部和上述喷射器杯部,设置有以紧贴的方式与上述主管道的底面相接触并被熔敷的第三熔敷面,
其中在上述桥接部的周围设置有用于对因从上述引擎产生的热量、压力、振动而形成的疲劳应力进行吸收的至少一个第一阻尼缝隙,并且
其中上述桥接部的上述第一阻尼缝隙呈横穿上述第三熔敷面的下侧本体的孔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轨道的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装凸台部的周围设置有用于对因从上述引擎产生的热量、压力、振动而形成的疲劳应力进行吸收的至少一个第二阻尼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轨道的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凸台部的上述第二阻尼缝隙呈与上述贯通孔相连通的孔形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轨道的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由上述安装凸台部的第一熔敷面、上述喷射器杯部的上述第二熔敷面以及上述桥接部的上述第三熔敷面包围上述主管道而成的横穿上述主管道的方向的接触中心线与上述主管道的轴心正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轨道的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凸台部和上述桥接部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制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轨道的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桥接部和上述喷射器杯部通过焊接进行熔敷来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轨道的安装结构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桥接部和上述喷射器杯部通过钎焊进行熔敷来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未经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31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