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轮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02495.3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0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贵则;田村四郎;太向真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刘影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轮用轮内 电动机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进行转向的车轮的内部空间区域来驱动该车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尤其涉及电动机壳体。
背景技术
作为配置在车轮的内部来驱动该车轮的轮内电动机,目前已知有例如像日本特开2014-76755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轮内电动机那样的轮内电动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轮内电动机具备配置在轴线方向一侧的轮毂单元轴承、配置在轴线方向中央的减速机构以及配置在轴线方向另一侧的电动机。
电动机具有圆筒形状的壳体、收容在壳体的内部的定子、比定子靠内径侧设置的转子以及与壳体的端部结合的圆板形状的罩。壳体的外径尺寸及内径尺寸形成为在轴线方向一侧小且在轴线方向另一侧大。罩对壳体的另一端进行闭塞。因此,罩的外径尺寸与壳体另一端的外径尺寸相同。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767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以下对电动车辆的车身及轮内电动机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9及图10是表示现有的轮内电动机200的示意性的剖视图,示出沿上下方向观察的状态。简要进行说明,轮内电动机200具备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轮毂单元轴承201以及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电动机202。电动机202形成为比轮毂单元轴承201大径,包括转子203、定子204、圆筒形状的壳体205及圆板形状的罩206。壳体20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由罩206闭塞。壳体205的对合面205f及罩206的对合面206f配置在轮内电动机200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另外,对合面205f、206f比转子203及定子204靠车宽方向内侧配置。
罩206在轮内电动机200中具有最大的外径尺寸。作为罩206的外缘208比定子204的外径大的理由,认为是:在轮内电动机200的组装中,将壳体20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的开口形成为比定子204稍大或与定子204大致相同的尺寸,从壳体205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的开口插入定子204,将定子204安装固定于壳体205的内周面。
轮内电动机200与双点划线所示的车轮一起收容于车身的车轮罩210。车轮罩210形成在车身的车宽方向两侧。在电动车辆直进行驶时,如图9所示,轮内电动机200的罩206以规定的间隙Cl与车轮罩210的壁构件211面对。
有时将上述现有的轮内电动机设置于电动车辆的向左右方向进行转向的转向轮。在转向轮的轮圈W安装有未图示的轮胎。为了获得行驶稳定性,转向轴线K越接近转向轮的轮圈中心Wc越好。然而,本发明人发现,如图9所示,在将转向轴线K设定于比转向轮的轮圈中心Wc靠车宽方向外侧且接近轮圈中心Wc的位置、且使轮内电动机200绕转向轴线K进行摆动的情况下,会产生以下所说明的问题。
即,参照图10,在轮内电动机200进行转向之际,转向角越大,罩206的外缘208越接近车轮罩210的壁构件211。因此,为了避免轮内电动机200与壁构件211的干涉,而无法增大转向角。
另外,为了抑制电动车辆的制造成本,期望将搭载内燃机的通常的车身沿用到电动车辆中。通常的车身的车轮罩210并没有形成为足够大以收容轮内电动机200并吸收轮内电动机200的位移。因此,通常的车身的壁构件211会接近轮内电动机200,而使上述的干涉及转向角的问题显著化。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牺牲转向角且无需扩大车轮罩的用于转向轮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转向轮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将与转向轮结合的轮毂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轮毂轴承部和对轮毂进行驱动的电动机部,电动机部具有:构成电动机部的轴线方向一侧的外廓的筒状的第一壳体;构成电动机部的轴线方向另一侧的外廓且轴线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外径比轴线方向一侧的端部的外径小的筒状的第二壳体;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轴线方向另一侧的端部及第二壳体的轴线方向一侧的端部且彼此对合的对合面;以及沿着轴线方向延伸,一端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部且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内部的定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2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