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生产线及食品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1685.3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9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晔东;徐军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3/02 | 分类号: | A21C3/02;A21C1/02;A21C9/04;A21C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李庆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生产线 加工 方法 | ||
一种食品生产线,包括:压延机构(101),包括至少一对轧辊(1011);冷却循环系统(102),用于向至少部分所述轧辊提供冷却液,进而在所述轧辊的压延过程对所述轧辊进行冷却。还公开了利用该食品生产线的食品加工方法。通过该食品生产线,使得轧辊表面保持低温,降低压延时与半成品原料摩擦所产生的温度,进而使半成品原料保持在低温状态,从而抑制细菌及腐败微生物的存活及生长,有效地延长了产品的保鲜、保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品生产线及食品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水分含量较高的食品,例如面条、饺子皮等,在室温下,特别是夏天高温的环境中,极易腐败变质。
目前,面条、面片、饺子皮等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所用的轧辊都是采用的合金钢辊,轧辊与半成品原料/片状半成品摩擦时产生的温度极高,容易滋生细菌,从而使得食品的保质期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品生产线及食品加工方法,能够解决轧辊与半成品原料/片状半成品摩擦升温而滋生细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食品生产线,包括:压延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轧辊;冷却循环系统,用于向至少部分轧辊提供冷却液,进而在轧辊的压延过程对轧辊进行冷却。
其中,轧辊的内部设置有流道,冷却循环系统包括:冷却液储存罐,用于存储冷却液;进液管线,用于连接冷却液储存罐与流道的一端;出液管线,用于连接冷却液储存罐与流道的另一端;冷却液循环泵,用于泵送冷却液,以使得冷却液在冷却液储存罐、进液管线、出液管线和流道所形成的闭合回路内进行循环流动。
其中,冷却循环系统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轧辊的表面温度;控制器,用于根据表面温度调节冷却液循环泵的工作状态。
其中,压延机构包括:前端压延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轧辊,用于将半成品原料压延成片状半成品;后端压延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轧辊,用于将前端压延机构所形成的片状半成品进一步压延成成品所需的厚度;其中,冷却循环系统向后端压延机构内的轧辊提供冷却液。
其中,前端压延机构包括:初步压延机构,包括至少两对轧辊,用于将半成品原料初步压延成至少两条片状半成品;复合压延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轧辊,用于将初步压延机构形成的至少两条片状半成品复合压延成一条片状半成品。
其中,食品生产线进一步包括搅拌下料机构,搅拌下料机构设置于初步压延机构的上游,并用于对半成品原料进行搅碎后分配到初步压延机构的不同轧辊。
其中,食品生产线进一步包括:往复式传送机构,设置于前端压延机构和后端压延机构之间,并用于往复传送前端压延机构所形成的片状半成品,以使得片状半成品在输入后端压延机构之前进行熟化。
其中,食品生产线进一步包括加湿机构,用于对往复式传送机构往复传送的片状半成品进行加湿。
其中,食品生产线进一步包括杀菌机构,用于对往复式传送机构往复传送的片状半成品进行杀菌。
其中,食品生产线进一步包括撒粉机构,用于在后端压延机构对片状半成品的压延过程中或压延后向片状半成品喷撒粉状的原料。
其中,食品生产线进一步包括切条机构,设置在所述后端压延机构的下游,用于将后端压延机构压延的片状半成品切割成预定宽度的成品。
其中,食品生产线进一步包括包装机构,设置在所述切条机构的下游,用于将成品进行截束和包装。
其中,食品生产线进一步包括供氮机构,用于在包装机构的包装过程中向包装袋内提供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1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冷密闭散热机箱
- 下一篇:甜茶提取精华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