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软磁性模塑液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的制造方法及利用上述制造方法制造而成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00300.1 | 申请日: | 2017-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3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泰京;梁承南;崔星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昌星 |
| 主分类号: | H01F41/12 | 分类号: | H01F41/12;H01F27/32;H01F1/147 |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 |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磁性 模塑液 线圈 埋入 感应器 制造 方法 上述 | ||
1.一种线圈埋入型感应器的制造方法,上述线圈埋入型感应器(10)具有线圈(11)的一部分埋入磁心(12)内部的结构,上述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I),准备有机载体;
步骤(II),将软磁性粉末与上述有机载体混炼制造密度5.5~6.5g/cc的软磁性模塑液;
步骤(III),将上述线圈(11)的一部分置于外壳(13)内部并固定;
步骤(IV),将上述软磁性模塑液注入上述外壳(13)内部进行固化,以形成上述磁心(12);
其中,上述步骤(II)中的软磁性模塑液,以上述软磁性粉末94~98wt%和上述有机载体2~6wt%的组合比构成,
上述软磁性粉末由不同平均粒径的三种以上的软磁性粉末混合而成,
上述软磁性粉末由上述平均粒径为2~5μm的第一软磁性粉末、上述平均粒径为10~20μm的第二软磁性粉末及上述平均粒径为50~150μm的第三软磁性粉末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II)及上述步骤(III)之间,还包括向上述软磁性模塑液添加固化剂或促固剂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IV)中,在真空氛围中固化上述软磁性模塑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软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0~1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软磁性粉末包括从由纯铁、羰基铁、铁-硅合金、铁-硅-铬合金、铁-硅-铝合金、坡莫合金及镍铁钼导磁合金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I)中的有机载体是以聚合物树脂50~60wt%和溶剂40~50wt%的组合比搅拌制造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聚合物树脂包括从由环氧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硅树脂、苯氧基树脂及聚氨酯树脂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物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溶剂包括由从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醋酸酯、脂肪醇、萜品醇、二氢萜品醇、乙二醇、乙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根、酯醇、甲乙酮、乙酸乙酯及环己酮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I)中的有机载体包括由分散剂、稳定剂、催化剂及催化活化剂构成的群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添加剂。
10.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造而成的线圈埋入型感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昌星,未经株式会社昌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0030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