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圆镊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2427.2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7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成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9/02 | 分类号: | B25B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镊体 镊头 镊子 晶圆 夹持面 种晶 本实用新型 折线形结构 侧面设置 交错设置 自动压紧 回复力 贴合 握持 压紧 压缩 放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晶圆镊子,其包括:上镊体,下镊体,上镊头,下镊头。上镊体与下镊体通过其尾部固定连接。在上镊体与下镊体相对内侧面设置有弹性体。上镊头和下镊头为折线形结构,且交错设置。这样一来,在弹性体的作用下,上镊头和下镊头的夹持面相互贴合。使用时,首先通过握持压紧上、下镊体实现对弹性体的压缩,从而使得上、下镊头的夹持面相互分开,当晶圆镊子相对于晶圆放置到位后,放松上、下镊体,在弹性体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对晶圆的自动压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圆镊子。
背景技术
在晶圆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镊子对其进行夹持,镊子对晶圆的夹紧力通常依靠人为施加,不易控制施加力的大小。施加力太小,晶圆在转移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滑落;施加力太大,容易损伤晶圆的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施力恒定的晶圆镊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晶圆镊子,其包括:上镊体,下镊体,上镊头,下镊头。上镊体与下镊体通过其尾部固定连接。在上镊体与下镊体相对内侧面上设置有弹性体。上镊头和下镊头为折线形结构,且交错设置。
该晶圆镊子上镊头和下镊头交错设置,且在弹性体的作用下,上镊头和下镊头的夹持面相互贴合。使用时,首先通过握持压紧上、下镊体而实现对弹性体的压缩,从而使得上、下镊头的夹持面相互分开,当晶圆镊子相对于晶圆放置到位后,放松上、下镊体,在弹性体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对晶圆的自动压紧。由于弹性体回复量恒定,因而上、下镊头夹持面对晶圆的作用力的也是恒定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镊头和所述下镊头均为扁平结构。
扁平结构增大了镊头与晶圆表面的夹持接触面积,使得夹持更加可靠、稳定,且避免了由于局部作用力过大导致损坏晶圆表面的现象发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下镊头伸出长度大于上镊头伸出长度,且下镊头的下平面为削斜结构。
下镊头设置为削斜结构,具体形式为前薄后厚,且其伸出长度大于上镊头伸出长度,这样一来,便于下镊头伸入晶圆底部,从而实现晶圆镊子对晶圆的夹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镊头具有防滑条纹。
在对晶圆施加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上镊头夹持面上设置的防滑条纹能更好地实现对晶圆的夹紧,防止晶圆滑动坠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镊头的端部为矩形齿状结构。
在施加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矩形齿状结构的上镊头能较好地与晶圆表面进行贴合,从而使得夹持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镊头和下镊头材质均选用聚醚醚酮。
聚醚醚酮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因此,当镊头夹取晶圆的时候,不会对晶圆的表面产生划痕,不会因摩擦而对晶圆表面产生残留物,从而降低由于夹持操作对晶圆表面洁净度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上镊体与下镊体的外侧面均设置有防滑部。
设置的防滑部能在下压上、下镊体的过程中更好进行施加作用力,且由于镊体与手部的摩擦力更大,使得晶圆的转移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镊体和下镊体材质均选用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无磁性,高韧性、耐腐蚀性等特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弹性体为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成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成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2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弯直二用省力钳
- 下一篇:一种法兰垫片定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