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及覆晶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20363.2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4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齐田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1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引脚 柔性线路板 覆晶封装 外接 本实用新型 线路层 减小 开口 布线区域 产品品质 倒装芯片 基层表面 区域对应 上下贯穿 相邻设置 朝外 线宽 引脚 剥离 延伸 基层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及覆晶封装结构,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基层及设置于所述基层表面的线路层,所述线路层具有朝外延伸的外引脚,所述柔性线路板形成有布线区域及对应于所述外引脚位置的外接区域,所述外引脚设置呈若干外引脚组,至少其中两个相邻设置的外引脚组之间所对应的外接区域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开口。所述覆晶封装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倒装芯片。采用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及覆晶封装结构,通过减小外引脚的线宽,以将外引脚设置呈若干外引脚组,并在所述外接区域对应于至少两个外引脚组之间的位置进行开口设计,以减小后续覆晶封装产品中外引脚的应力,降低外引脚剥离几率,保证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及覆晶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覆晶封装结构产品具有体积小、性能高、引线短等优点,这也使得覆晶封装技术日趋成为业界主流技术。用于覆晶封装的柔性线路板在制备过程中,为保护柔性线路板上的线路,避免因外物掉落、刮伤或氧化造成短路现象;同时为达成防焊效果,需要在柔性线路板中无需焊接的线路表面制备一层保护膜,而需要后续焊接的线路则无需制备保护膜。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网版印刷的方式涂布一层防焊漆作为保护膜,上述防焊漆在线路层表面涂布后需要进行烘烤硬化,以实现防护功能。
如图1所示,现有柔性线路板100'包括供封装厂商焊接制程所需的内引脚开窗区域(ILB区域)、供面板厂商焊接所需的外引脚裸露区域(OLB区域)。所述柔性线路板在后续面板厂商焊接制程中,其两侧的外引脚裸露区域分别与液晶显示屏及印刷电路板焊接,因空间所限,需要将上述柔性线路板进行弯折。但另一方面,随着液晶显示屏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屏尺寸的更高需求,作为液晶显示屏重要组成模块的覆晶封装结构中柔性线路板的外引脚的数量进一步增多,进而使得柔性线路板的硬度趋于变大,不易弯折,使得外引脚应力加大而造成剥离的风险加大,产品异常率及报废率上升。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柔性线路板及覆晶封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及覆晶封装结构,能够减少外引脚结合后的应力,降低剥离几率,保证产品品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线路板,包括基层及设置于所述基层表面的线路层,所述线路层具有朝外延伸的外引脚,所述柔性线路板形成有布线区域及对应于所述外引脚位置的外接区域,所述外引脚设置呈若干间隔排布的外引脚组,至少其中两个相邻设置的外引脚组之间所对应的外接区域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线路板具有线性延伸的侧边,若干所述外引脚组沿所述侧边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引脚组沿侧边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前后对称的两部分,每一部分外引脚组中任两个相邻设置的外引脚组之间所对应的外接区域均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的尺寸相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设置呈矩形且使得所述开口的长边沿垂直于所述外引脚的引出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线路板设置呈矩形且其具有第一侧边及连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沿垂直于所述外引脚的引出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具有沿所述第二侧边开设的若干传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覆设在至少部分所述布线区域上的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覆晶封装结构,包括前述的柔性线路板及安装在所述柔性线路板上的倒装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颀中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20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PCB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软性线路板上光学识别点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