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芯片封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6559.4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7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原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江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2 | 分类号: | H01L23/32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 代理人: | 吕欣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裸芯片 芯片盒 芯片封装 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 接触电极 引线框架 导电柱 通孔 圆孔 回收利用 金线键合 外部安装 重复利用 封胶体 电子产品 拆解 引脚 封装 预留 取出 外围 芯片 暴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芯片封装,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包括裸芯片、引线框架、引脚和封胶体,其中:所述裸芯片安装在芯片盒内,在芯片盒上部预留有通孔,用于暴露裸芯片上的接触电极,在芯片盒外部安装有保护壳,保护壳上部与芯片盒体上的通孔对应位置设置有圆孔,在圆孔上安装导电柱,导电柱一端接触裸芯片的接触电极,另一端与引线框架通过金线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封装,通过在裸芯片外围加设芯片盒和保护壳,一方面进一步保护了芯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拆解封装完好的取出裸芯片,达到裸芯片重复利用之目的,可以回收利用降低成本,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芯片封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芯片的封装,均采用封胶固定的方式,以保护芯片、引线框架和金线的连接稳定性,进过封胶处理之后的封装芯片,便于运输和携带,具有较好的防震作用,极大的提供的芯片的使用寿命;而且,随着封装工艺的不断进步,芯片封装的成本也不断降低,极大满足了电子产品的需求,加速了电子产品的发展。但是,正因为采用了封胶工艺,芯片基本都是成型后一次性使用,如果出现引线框架断裂等情形,将导致芯片很难再次使用。
虽然近年来芯片的成本已经较为低廉,但是某些芯片因为具有极高的价值,如若暴力拆解,往往导致芯片无法重复利用,将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裸芯片的重复利用,是一个芯片封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不足,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可重复使用裸芯片的芯片封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芯片封装,包括裸芯片、引线框架、引脚和封胶体,其中:
所述裸芯片安装在芯片盒内,在芯片盒上部预留有通孔,用于暴露裸芯片上的接触电极,在芯片盒外部安装有保护壳,保护壳上部与芯片盒体上的通孔对应位置设置有圆孔,在圆孔上安装导电柱,导电柱一端接触裸芯片的接触电极,另一端与引线框架通过金线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在芯片盒内两端安装插槽结构,可为U形槽或普通凹槽,裸芯片两端插入到该插槽结构内,以便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裸芯片与芯片盒通过银浆粘贴相连,在裸芯片底部和芯片盒内底部,通过银浆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导电柱包括中部的导电铜丝,和外部的绝缘橡胶垫,导电柱与保护壳上圆孔的连接方式为过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芯片盒与保护壳的连接方式为插槽连接,在保护壳内设置有凹槽或设置相应的挡板形成类似凹槽的结构,待芯片盒插入到保护壳之后,保护壳进行密封,以保护芯片。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壳内填充有保护气体,氮气、氦气或氩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引脚设置有圆弧形结构,以便于连接时的缓冲和连接稳定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片封装,通过在裸芯片外围加设芯片盒和保护壳,一方面进一步保护了芯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拆解封装完好的取出裸芯片,达到裸芯片重复利用之目的,可以回收利用降低成本,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芯片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1、裸芯片;12、芯片盒;13、保护壳;14、导电柱;20、引线框架;30、引脚;40、金线;50、封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江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江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6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集成电板
- 下一篇:一种功率半导体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