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扭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10026.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6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珣;朱建军;徐蒙;徐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3/00 | 分类号: | G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座 输入轴 键槽 输出轴 扭矩传感器 弹簧 花键 内槽 转板 本实用新型 等间距设置 间距固定 结构稳定 相对滑动 中部铰接 下表面 转动卡 上端 物件 卡槽 磨损 对称 转动 摩擦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扭矩传感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的内部贯通开设有内槽,该内槽的表面呈90°间距固定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下表面中部铰接安装有花键,输入轴的内部插设有输出轴;为避免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相对滑动导致物件的磨损较大,因此在输入轴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卡设在输出轴表面所设置的键槽内部,而固定座的下方设有花键,进而避免了固定座直接与键槽两侧表面产生的摩擦;此外在键槽的两侧对称转动设有转板,同时转板的一端设有弹簧,当固定座卡设在键槽的内部时,通过压力将弹簧向键槽的外侧方向扩张,使得上端的卡板转动卡设在卡槽的内部,进而进一步使得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矩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型扭矩传感器。
背景技术
扭矩传感器主要为动态扭矩传感器,又可叫做非接触扭矩传感器。非接触扭矩传感器是对各种旋转或非旋转机械部件上对扭转力矩感知的检测。非接触扭矩传感器将扭力的物理变化转换成精确的电信号。非接触扭矩传感器可以应用在制造粘度计,电动扭力扳手,它具有精度高,频响快,可靠性好,寿命长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的非接触扭矩传感器中的扭杆受方向盘的转动力矩作用发生扭转时,输入轴上的花键和输出轴上键槽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被改变了。其中输入轴上的花键和输出轴上键槽长时间发生滑动,容易受到损坏,影响使用寿命,为此设计一种花键和键槽滚动接触的机构,来减缓磨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微型扭矩传感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扭矩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扭矩传感器,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的内部贯通开设有内槽,该内槽的表面呈90°间距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中部铰接安装有花键,所述输入轴的内部插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表面与内槽的内壁相切,所述输出轴的表面在与固定座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键槽,所述键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转板槽,所述转板槽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转动套设有转板,所述转板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与转板的端部相连接,所述转板远离弹簧的一侧上端焊接安装有卡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两侧表面中部开设有卡槽,且当固定座卡设在键槽的内部时,所述卡板转动卡设在卡槽的内部,该固定座的两侧与键槽的两侧相贴合,所述花键的下表面与键槽的底部相对滑动设置,该花键的直径不超过固定座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为内部中空的金属管状结构,该输入轴的内圈管径与输出轴的直径相同,所述键槽共有4个,且等间距分布在输出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转板槽为截面为方形的开槽结构,该转板槽的底部与键槽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转板的长度与转板槽的长度相同,且当所述固定座卡设在键槽的内部时,转板设有卡板的上端表面与固定座的两侧面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为避免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相对滑动导致物件的磨损较大,因此在输入轴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卡设在输出轴表面所设置的键槽内部,而固定座的下方设有花键,进而避免了固定座下端直接与键槽产生摩擦;
2.此外在键槽的两侧对称转动设有转板,同时转板的一端设有弹簧,当固定座卡设在键槽的内部时,通过压力将弹簧向键槽的外侧方向扩张,使得上端的卡板转动卡设在卡槽的内部,进而进一步使得结构稳定;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相对稳定,大大增加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输入轴、11内槽、12固定座、121卡槽、2花键、3输出轴、31键槽、32转板槽、4转轴、5转板、51卡板、6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10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