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离装置及取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904063.5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8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涵;曹鹏;王宏;袁梓钧;林莹;胥珍珍;南雨岑;杜洋;曹文;王鹏;宋蕾玲;刘源;谭疆晖;李皓;魏元军;曾维伟;雷晓贤;刘伟;夏云川;谷尚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G01N1/34;E21B49/08;B01D5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乔慧;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外管 内管 气液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 底壁 腔体 开口 第二腔体 第一腔体 取样系统 侧壁 连通 硫化氢气体 液分离装置 自由气体 内管套 内腔中 排气阀 排气管 排气孔 腔体处 位置处 旋流片 气液 外壁 外接 密封 解析 体内 燃烧 损害 | ||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管、外管和壳体;
其中,所述内管包括底壁和围设在所述底壁的边缘的侧壁;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内管的侧壁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密封的第一腔体;
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所述外管;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外管分离形成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
所述内管的外壁在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内管的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所述外管的内腔中设有旋流片;
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外管的腔体与所述壳体的底部的开口连通;
所述外管的顶部设有排气阀;
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处设有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片上设有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孔均匀设置在所述旋流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为排气单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连接外接排气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顶部设有一第二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为环形中空结构。
9.一种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
其中,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壳体的底部的开口与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有取样口;
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内管的顶部与采油树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口连接有取样管道;所述取样管道上设有取样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9040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化钠液体分层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高温取样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