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7912.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0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袁乃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磊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泗村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安装板 缓冲板 减震橡胶垫 缓冲组件 减震装置 支杆 孔洞 本实用新型 弧形凹槽 缓冲弹簧 下安装板 中心弹簧 发动机 海绵体 支承轴 铰接 减震效果 两侧设置 外侧设置 外周套设 相邻端部 下表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减震装置。包括下安装板和设置在其正上方的上安装板,在上安装板和下安装版之间设置缓冲板,在缓冲板与下安装板之间设置减震橡胶垫,在减震橡胶垫的下表面中心开设弧形凹槽,在弧形凹槽内设置第一海绵体,在减震橡胶垫内部开设多个孔洞,在孔洞内设置第二海绵体,在上安装板和缓冲板之间设置中心弹簧,在中心弹簧的两侧设置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相邻端部铰接的两个支杆,两个支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安装板和缓冲板铰接,在两个支杆之间设置第一缓冲弹簧,在缓冲组件的外侧设置支承轴,在上安装板与缓冲板之间的支承轴的外周套设第二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的新型的发动机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因活塞往复运动、气缸燃烧及其运动部件会产生震动,如果把发动机直接安装置底盘上,会使底盘也发生震动,影响汽车的操控性及舒适度,为解决上述问题会在发动机与底盘之间增加一个减震装置,通常仅仅增设一个减震垫,但单层减震垫的减震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的新型的发动机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减震装置,包括下安装板和设置在下安装板正上方的上安装板,在上安装板和下安装版之间设置缓冲板,在缓冲板与下安装板之间连接设置减震橡胶垫,在减震橡胶垫的下表面中心开设弧形凹槽,在弧形凹槽内设置第一海绵体,在减震橡胶垫内部开设多个孔洞,在孔洞内设置第二海绵体,在上安装板和缓冲板之间连接设置中心弹簧,在中心弹簧的两侧设置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相邻端部铰接的两个支杆,两个支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安装板和缓冲板铰接,在两个支杆之间连接设置竖直的第一缓冲弹簧,在缓冲组件的外侧设置支承轴,支承轴下端与缓冲板固接,上端穿过上安装板,在上安装板与缓冲板之间的支承轴的外周套设第二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的上端与上安装板固接、下端与缓冲板固接。
优选地:在上安装板内部的支承轴的外周设置缓冲橡胶圈,缓冲橡胶圈与上安装板固接。
优选地:在每个支杆与其相邻的上安装板或缓冲板之间连接设置第三缓冲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层结构对发动机进行减震处理,将减震弹簧与可限制减震弹簧形变方向的缓冲组件和支承轴相结合,吸收部分震动力,第二层将减震橡胶垫与海绵相结合,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的震动,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效果佳,保证了汽车的操控性及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安装板;2-减震橡胶垫;3-缓冲板;4-支承轴;5-上安装板;6-缓冲橡胶圈;7-第二缓冲弹簧;8-支杆;9-中心弹簧;10-第一缓冲弹簧;11-第一海绵体;12-第二海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下安装板1和设置在下安装板1正上方的上安装板5,在上安装板5和下安装版1之间设置缓冲板3,在缓冲板3与下安装板1之间连接设置减震橡胶垫2,在减震橡胶垫2的下表面中心开设弧形凹槽,在弧形凹槽内设置第一海绵体11,在减震橡胶垫2内部开设多个孔洞,在孔洞内设置第二海绵体12,在上安装板5和缓冲板3之间连接设置中心弹簧9,在中心弹簧9的两侧设置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相邻端部铰接的两个支杆8,两个支杆8的另一端分别与上安装板5和缓冲板3铰接,在两个支杆8之间连接设置竖直的第一缓冲弹簧10,在缓冲组件的外侧设置支承轴4,支承轴4下端与缓冲板3固接,上端穿过上安装板5,在上安装板5与缓冲板3之间的支承轴4的外周套设第二缓冲弹簧7,第二缓冲弹簧7的上端与上安装板5固接、下端与缓冲板3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磊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磊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7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自动化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弹性减震衬套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