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捷联惯性原件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94022.2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7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苗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正 |
主分类号: | G01C21/18 | 分类号: | G01C2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韩晓娟 |
地址: | 721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捷联惯性 本实用新型 盒子 以太网控制芯片 电路板 连接装置 以太网 传感器 采样频率 数据处理 算法实现 微控制器 移动机械 配备 电连接 实时性 算法 传递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捷联惯性原件连接装置,属于移动机械领域。该装置包括:多个盒子;每个盒子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集成有捷联惯性原件、以太网控制芯片、USB接口电路和ARM微控制器;其中,捷联惯性原件、以太网控制芯片和USB接口电路均与ARM微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个基于微控制器,以太网,多个捷联惯性原件连接的解决方案;由于给每个惯性原件配备了高性能的ARM芯片,惯性原件中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和算法实现可以实时完成,且以太网的连接也保证了数据可以实时高速的在不同的盒子之间的CPU中传递;并且本实用新型给一个惯性原件配备一个ARM芯片,算法可集中于一个CPU,也可分布于不同CPU,提高实时性,保障较高的传感器采样频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捷联惯性原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捷联惯性原件如今获得广泛应用,如:每个智能手机上几乎都集成有低成本的捷联惯性原件;可以使用多个捷联惯性原件测量多关节的机械臂的状态;或是使用多个捷联惯性原件分布于构件的不同部位估算,测量大型构件的形变,震动等;或是组合多个低成本的捷联惯性元件形成高性能的捷联惯性原件。这时多个捷联惯性原件的连接,通讯,控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然而,传统的方法采用单一的CPU处理多个传感器采集数据,如果算法复杂,则实时性很难保证。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多个捷联惯性原件,存在采用单一的CPU处理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时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捷联惯性原件连接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单一的CPU处理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时性难以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捷联惯性原件连接装置,包括:多个盒子;
每个所述盒子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捷联惯性原件、以太网控制芯片、USB接口电路和ARM微控制器;其中,所述捷联惯性原件、所述以太网控制芯片和所述USB接口电路均与所述ARM微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盒子为塑料盒子或金属盒子。
优选地,所述捷联惯性原件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优选地,所述捷联惯性原件的型号为BMI160。
优选地,所述ARM微控制器采用STM32F4系列微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盒子内的ARM微控制器通过所述USB接口电路与本地微控制器进行通信。
优选地,各所述盒子内的ARM微控制器之间通过所述以太网控制芯片进行通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捷联惯性原件连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个基于微控制器,以太网,多个捷联惯性原件连接的解决方案;由于给每个惯性原件配备了高性能的ARM芯片,惯性原件中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和算法实现可以实时完成,且以太网的连接也保证了数据可以实时高速的在不同的盒子之间的CPU中传递;并且本实用新型给一个惯性原件配备一个ARM芯片,算法可以集中于一个CPU,也可以分布于不同的CPU,提高了实时性,保障了较高的传感器采样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捷联惯性原件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正,未经苗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940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理信息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导航功能的服务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