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围板横梁柔性工装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83612.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8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樊水晶;高颖阁;刘参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王仙子 |
地址: | 54502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围板 定位单元 上横梁 滑移 前横梁总成 本实用新型 前围板横梁 定位装置 柔性工装 一端设置 连接板 上件 底座 夹具 定位焊接 工装夹具 固定单元 夹紧气缸 同一空间 推动气缸 导向杆 定位块 定位销 限位块 避让 工装 压臂 退出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围板横梁柔性工装定位装置,包括:滑移底座;滑移框架,设置于滑移底座上,其中,滑移框架一端设置有第一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第二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和第二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滑移框架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和第一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进一步的,第一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和第二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分别包括:夹紧气缸,连接板,定位推动气缸,压臂,滑移固定单元,导向杆,连接板,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块,前围板上横梁定位销,限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工装夹具二次上件,打开时前围板上横梁工装避让,打开夹具退出,实现不同零件在同一空间内同时上件定位焊接,此方法简单实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工装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前围板横梁柔性工装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车身前车体BOP上件顺序为1#工位左右大梁、水箱下横梁、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后横梁二,2#工位左右轮罩、前围板上横梁。前围板前横梁总成与前围板上横梁在空间上垂直投影面相同,考虑两个零件定位工装及焊接空间,需分两个工位上件,工装定位通过前端滑移机构滑移到位,工装夹紧,焊接后滑移退出。
但对于低节拍,场地不足的情况下,要做到前围板前横梁总成与前围板上横梁同时上件,原有工装为两套滑移工装,在同一拼台无法实现。对于低节拍生产,浪费场地及人员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保证低节拍、提高场地利用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围板横梁柔性工装定位装置,其为低节拍柔性工装结构,通过工装夹具二次上件,打开时前围板上横梁工装避让,打开夹具退出,实现不同零件在同一空间内同时上件定位焊接,此方法简单实用,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前围板横梁柔性工装定位装置,包括:
滑移底座;
滑移框架,设置于所述滑移底座上,其中,所述滑移框架一端设置有第一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第二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和第二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所述滑移框架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和第一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和第二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分别包括:夹紧气缸,连接板,定位推动气缸,压臂,滑移固定单元,导向杆,连接板,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块,前围板上横梁定位销,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和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的定位点错开定位,有效的避让开空间。
进一步的,初始状态滑移框架及以上工装结构为退出状态,第一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和第二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为气缸收回下降状态。
进一步的,该装置的工作顺序为:滑移框架在推动气缸的作用下推动第一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第二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第三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第一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和第二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到位,前围板前横梁总成上件,焊接,第一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和第二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单元在定位推动气缸作用下推动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块、前围板上横梁定位销,到限位块后到达工装状态,其中滑移固定单元固定在连接板、双侧导向杆使推动平稳,顺畅,前围板上横梁上件,压臂夹紧,焊接。
进一步的,该装置的夹具打开顺序:前围板上横梁定位块、前围板上横梁定位销在定位推动气缸作用下退回避让零件前围板上横梁,第一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第二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和第三前围板前横梁总成定位单元同时打开,滑移框架退出,完成整个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前围板横梁柔性工装定位装置,使用该结构工装对生产节拍低,场地及设备有限的情况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解决了同一投影空间的零件上件定位问题,保证该项目顺利完成实现生产,同时后续项目的设计中,该结构得到和很好的应用与推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前围板横梁柔性工装定位装置,其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83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连接器焊接夹持装置
- 下一篇:环吊牛腿制造用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