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行走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66025.5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邓贵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镭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7/028 | 分类号: | B62D57/028;B62D57/02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潼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机体 减震弹簧 支架 螺栓固定 行走液压 行走装置 机器人行走机构 液压杆 有机体 本实用新型 表面安装 墙壁表面 伸缩支架 吸力不足 运动过程 坠落冲击 保护壳 无死角 蜘蛛形 平滑 弹簧 内杆 攀爬 元器件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行走机构,包括机器机体和行走装置,所述机器机体外表面安装有机体保护壳,所述机器机体的六个侧面都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有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减震弹簧、支架和行走液压杆,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机器机体的外表面,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所述在支架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走液压杆,所述行走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杆内杆连接到伸缩支架,所述支架一侧表面安装有控长液压杆。采用仿蜘蛛形设计,使装置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的平稳,360度无死角行走,在机体四周加入了弹簧防止机体在攀爬过程中因墙壁表面不平滑而造成的吸力不足而使机器坠落冲击对内部元器件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现有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明细,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大产业中,有的人每天就只管拧一批产品的同一个部位上的一个螺母,有的人整天就是接一个线头,就像电影《摩登时代》中演示的那样,人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异化,各种职业病逐渐产生,于是人们强烈希望用某种机器代替自己工作,因此人们研制出了机器人,用以代替人们去完成那些单调、枯燥或是危险的工作,但是目前由于技术原因的限制,目前的机器人仍然具有不能进行复杂地形的行走,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机器人不能够有效的完成任务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器人行走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行走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行走机构,包括机器机体和行走装置,所述机器机体外表面安装有机体保护壳,所述机器机体的六个侧面都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有行走装置;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减震弹簧、支架和行走液压杆,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于机器机体的外表面,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所述在支架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行走液压杆,所述行走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液压杆内杆连接到伸缩支架,所述支架一侧表面安装有控长液压杆,所述控长液压杆的一旁安装有控长用伸缩支架,所述控长用伸缩支架的另一侧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控长液压杆的另一侧通过螺丝连接到螺杆上,所述螺杆上安装有凹形滚轮,所述凹形滚轮贯穿并固定在螺杆上,所述凹形滚轮的另一侧通过焊接有控高用伸缩支架,所述控高用伸缩支架的一侧安装有控高用液压杆与功能液压杆,所述控高用液压杆与功能液压杆通过液压杆内杆的顶端螺栓固定到支脚滚轮的表面内凹槽,所述控高用伸缩支架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支脚滚轮的表面内凹槽,所述支脚滚轮的下端安装有支脚,所述支脚的另一侧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通过螺纹与支脚滚轮的表面内凹槽固定。
优选的,所述机器机体的结构设计时为正六边形,所述减震弹簧通过螺丝均匀固定在机器机体的六个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行走液压杆的可伸缩长度比控长液压杆伸缩长度要长3CM-5CM。
优选的,所述功能液压杆与支脚滚轮上的支脚相连,支脚的旋转由功能液压杆的伸缩所控制。
优选的,所述支脚与吸盘的安装角度保持在四十五度到六十度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仿蜘蛛形设计,使装置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的平稳,360度无死角行走。
(2)在机器的行走臂中加长设计,使机器人能够有效地翻越障碍物,并且可以有效的上下楼梯而不跌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镭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镭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6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架载应用器件的自主爬升装置
- 下一篇:六足机器人足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