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TOF深度感知的智能化枸杞采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5680.9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3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钦;万伟;虞发军;孙强;王程鹏;孔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2;B25J9/16;A01D46/26;G06T7/11;G06T7/9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宋倩;奚华保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枸杞 图像信息采集模块 气流控制模块 深度信息获取 本实用新型 采摘装置 气流产生 气流释放 深度感知 智能化 采摘 仿生机械手 抗干扰能力 仿生机械 复杂背景 微控制器 集成度 破损率 上位机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TOF深度感知的智能化枸杞采摘装置,该装置包括上位机、微控制器、图像信息采集模块、深度信息获取模块、仿生机械手、气流产生模块、气流控制模块和气流释放模块,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深度信息获取模块、气流产生模块、气流控制模块和气流释放模块均安装在仿生机械手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在各种农业工艺和复杂背景下的枸杞智能采摘,具有采摘效率高、破损率低、集成度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操作快速简洁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TOF深度感知的智能化枸杞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枸杞属于茄科属多分支灌木植物,是名贵的药材与滋补品,也是 “食药同源”的功能型特产资源。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对枸杞的需求不断增大,枸杞的种植面积也随之增加。枸杞生长具有“无序花序、连续花果”的特点,即开花、结果、成熟同时进行,采摘难度较大。而且枸杞种植多属密植型,种植密度为330棵/667平米,行距和株距相对较小,行距一般为1.0-1.5米,藤枝错综复杂,不适合大型采摘机械进地作业。
人工采摘枸杞的效率仅为3-5kg/h,而费用高达2000元/667平米,约占生产成本的50%以上。当前常见的枸杞采摘机以中小型手持式为主,虽然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优点,但是工作效率较低,破损率也较高。随着光电检测、图像识别、新材料、电子技术等在农业科技中的应用,研制新型的智能枸杞采摘机械对促进枸杞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摘效率高、破损率低、集成度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操作快速简洁的基于TOF深度感知的智能化枸杞采摘装置,适用于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种植工艺下的枸杞采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TOF深度感知的智能化枸杞采摘装置,该装置包括上位机、微控制器、图像信息采集模块、深度信息获取模块、仿生机械手、气流产生模块、气流控制模块和气流释放模块,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深度信息获取模块、气流产生模块、气流控制模块和气流释放模块均安装在仿生机械手上;
所述上位机与微控制器交互式信号连接,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上位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与微控制器交互式信号连接,所述深度信息获取模块与微控制器交互式信号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仿生机械手的信号输入端、气流产生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气流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流产生模块的出气口与气流控制模块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流控制模块的出气口与气流释放模块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的基于TOF深度感知的智能化枸杞采摘装置,所述图像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双目相机、第一接口电路和第一防震减震组件,所述双目相机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接口电路与上位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双目相机通过第一接口电路与微控制器交互式信号连接,所述第一防震减震组件设置在双目相机的安装位置下方,用于对双目相机进行防震减震处理。
所述的基于TOF深度感知的智能化枸杞采摘装置,所述深度信息获取模块包括TOF相机、第二接口电路、第二防震减震组件和主动式温度控制电路,所述TOF相机通过第二接口电路与微控制器交互式信号连接,所述第二防震减震组件设置在TOF相机的安装位置下方,用于对TOF相机进行防震减震处理,所述主动式温度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交互式信号连接,用于对TOF相机的温度进行监测和管理。
所述的基于TOF深度感知的智能化枸杞采摘装置,所述气流产生模块采用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气流控制模块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信号输入端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基于TOF深度感知的智能化枸杞采摘装置,所述气流控制模块包括气动电磁阀,所述气动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气流产生模块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气动电磁阀的出气口与气流释放模块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动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56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短接式示教器连接盒
- 下一篇:清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