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导航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0737.X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3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杨佳;王永锟;覃文飞;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导航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GV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高精度导航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移动机器人领域,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移动机器人在集激光SLAM定位技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图像处理技术、运动控制、路径规划及导航等技术,是当前机器人技术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难点。利用激光SLAM导航的机器人停在某一固定位置(即本实用新型专利用提高的站点)的精度并不是特别高,会存在定位跳动的情况,导致机器人的站点精度仅为厘米级精度,不能达到毫米级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精度导航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导航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设于机器人本体前端的激光雷达器,及设于机器人本体下端的扫码器;所述激光雷达器、扫码器与设有的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扫码器对贴附于地面的二维码识别,并将识别的信息传送至控制中心,以控制激光雷达器及机器人本体。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激光雷达器固定于机器人本体设有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拱形结构的板材,所述板材两端与机器人本体固定;所述激光雷达器固定于板材设有的隆起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座为所述激光雷达器与安装座之间设有缓冲垫。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扫码器固定于机器人本体设有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朝向机器人本体下端设有容纳腔;所述扫码器的延伸至容纳腔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扫码器与固定座之间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于固定座,且扫码器的侧面与安装架的侧面固定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扫码器外周与固定座之间设有防震弹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竖直设置,并设置于激光雷达器及扫码器外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机器人本体在利用激光雷达SALM导航运动的过程中,通过安装在机器人结构本体上的扫码器识别地面粘贴二维码,确定机器人精确调整位置,之后关闭激光SLAM定位导航功能,启用惯性导航功能,利用机器人本体的电机的编码器和机器人本体的结构数据导航,显著地提高了机器人抵达站点的精度,实现了毫米级的站点精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导航机器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导航机器人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导航机器人的去掉外壳的局部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纸。
一种导航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0,设于机器人本体10前端的激光雷达器20,及设于机器人本体10下端的扫码器30。激光雷达器20、扫码器30与设有的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扫码器30对贴附于地面的二维码识别,并将识别的信息传送至控制中心,以控制激光雷达器20及机器人本体10。
激光雷达器20固定于机器人本体10设有的安装座21。安装座21为拱形结构的板材,所述板材两端与机器人本体10固定。激光雷达器20固定于板材设有的隆起部。拱形结构是通过板材折弯而成,这样方便安装,也具有防震的作用。
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座21为所述激光雷达器20与安装座21之间设有缓冲垫,避免机器人本体10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生颤动。
扫码器30固定于机器人本体10设有的固定座31。固定座31朝向机器人本体10下端设有容纳腔32,且扫码器30的延伸至容纳腔32内。扫码器30的扫码镜头朝下设置,并延伸到容纳腔32内。
扫码器30与固定座31之间设有安装架33。安装架33设置于固定座31,且扫码器30的侧面与安装架33的侧面固定联接。
于其他实施例中,扫码器30外周与固定座31之间设有防震弹簧,避免机器人本体10在行走的过程中,扫码器30受到了抖动导致扫码不准确。
机器人本体10底部设有防护板11。防护板11竖直设置,并设置于激光雷达器20及扫码器30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07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智能互联整车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防尘大容量服务器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