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大客车发动机舱门格栅的格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92075.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芳;吴长风;苏亮;林凤场;黄荣哲;应玉峰;王好强;衷彦;陈龙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B60R19/52;B60K11/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叶窗装置 温度传感器 步进电机 大客车发动机 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 仪表控制器 百叶窗片 百叶框架 电控模块 格栅系统 智能控制 舱门 格栅 发动机 客车 发动机启动 燃油经济性 冷却风扇 散热能力 散热需求 温度感应 后舱门 油耗 法向 开度 车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大客车发动机舱门格栅的格栅系统,包括百叶窗装置及其电控模块,百叶窗装置嵌于客车后舱门,且位于冷却风扇法向位置,百叶窗装置包括百叶框架、布置于百叶框架内的百叶窗片以及用于控制百叶窗片开启和关闭的传动机构,电控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仪表控制器和步进电机,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动机上方的车身后台阶下,步进电机与传动机构连接,仪表控制器分别与步进电机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感觉温度感应,在发动机启动初期,关闭百叶窗,使发动机尽快进入最佳工作温度范围,降低油耗;之后则根据不同工况的散热需求调节百叶窗开度,提高客车散热能力,提高燃油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舱门格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智能控制大客车发动机舱门格栅的格栅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客车启动初期,发动机舱温较低,需要较长的暖机时间,导致发动机油耗较高;而在客车行驶一段时间后,发动机产生大量热量,此时散热能力不够,又造成发动机舱过热。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客车燃油消耗率、排放性能、舒适性能等重要指标。目前的客车只在侧面设有格栅,散热不足,后舱温度时常偏高,导致燃油消耗较高且后排乘客的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大客车发动机舱门格栅的格栅系统,使发动机尽可能多地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让客车燃油经济性最大化,并延长发动机寿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控制大客车发动机舱门格栅的格栅系统,包括百叶窗装置及其电控模块,所述百叶窗装置嵌于客车后舱门,且位于冷却风扇法向位置,所述百叶窗装置包括百叶框架、布置于百叶框架内的百叶窗片以及用于控制百叶窗片开启和关闭的传动机构,所述电控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仪表控制器和步进电机,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动机上方的车身后台阶下或者发动机上或着发动机架上,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仪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和温度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窗装置为两组百叶窗装置,两组百叶窗装置沿客车后舱门纵向中心线左右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手动开关百叶窗片的翘板开关,所述翘板开关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和仪表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翘板开关安装在驾驶室仪表台上,翘板开关包括用于直接开启百叶窗片的开启档、用于直接关闭百叶窗片的关闭档以及用于恢复温控开启关闭百叶窗片的温控档。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窗片开启角度包括0°、45°和90°。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控制大客车发动机舱门格栅的格栅系统,采用感应发动机附近温度自动控制百叶窗,由此在客车启动初期,可以关闭百叶窗片,使后舱封闭,发动机能够更快地进入最佳工作温度范围,降低油耗;在后舱温度偏高时,根据不同工况的散热需求调节百叶窗片开度,提高客车散热能力,提高客车燃油经济性。
2、本实用新型百叶窗装置由于布置于冷却风扇的法向位置,即散热过程中,发动机的热量能够通过发动机冷却风扇快速向百叶窗口方向输送,以进一步提高发动机舱的散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翘板开关,翘板开关手动控制百叶窗片的开关及恢复温控功能,且翘板开关的控制指令优先于仪表控制器,直接控制步进电机,当仪表控制器或者温度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也可通过翘板开关保证发动机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百叶窗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百叶窗装置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百叶窗装置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92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进气格栅装置
- 下一篇:结合车架纵梁的排气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