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89841.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4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富;易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创新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E05F15/40;E05F15/611;E06B3/7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21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体 感应机构 驱动机构 门框 门锁机构 门控制系统 铰链组件 本实用新型 应用范围广 误伤 轨道交通 机车走廊 检测结果 人力消耗 信号控制 重联机车 智能 检测门 开闭 开合 锁闭 与门 嵌入 反馈 | ||
1.一种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适用于重联机车,包括门框、门体组成、门锁机构、铰链组件;所述门体组成嵌入所述门框内并且通过铰链组件与门框进行连接;所述门锁机构位于门体组成的开合侧用于门体组成与门框进行锁闭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和感应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门体组成、门锁机构和感应机构连接;所述感应机构用于检测门体组成内外两侧的情况,并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感应机构反馈的信号控制门体组成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组成包括均为铝合金材料的前面板和后面板以及位于前面板和后面板中间的夹层,所述夹层为铝蜂窝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门控器、电机、减速箱组件和导向装置;所述门控器还分别与门锁机构和感应机构连接;所述导向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执行组件;所述减速箱组件、驱动组件、执行组件和门体组成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有滑槽的摇臂;所述执行组件包括滚轮组件以及与门体组成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和滚轮杆,所述滚轮杆的一端与滚轮的中心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固定块连接,所述滚轮整体嵌入所述摇臂的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壁设有卡槽或卡片,用于卡住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包括第一红外线感应装置、第二红外线感应装置和微波感应装置;所述第一红外线感应装置和第二红外线感应装置分别位于车体两侧,所述第一红外线感应装置位于门体组成的上部,用于检测门体组成内侧是否有生物;所述第二红外线感应装置位于机车走廊的中心部位,用于检测机车走廊侧是否有生物;所述微波感应装置位于门体组成的上部并且突出于门体组成打开90度时的开合侧,用于检测门体组成外侧是否有物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组成的上部与门框固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向门体组成开合侧凸出,用于安装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红外线感应装置安装于安装组件的下部;所述微波感应装置设于与安装组件固定连接的支架的前端,所述安装组件与支架的长度之和大于门体组成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设有声光报警装置,所述声光报警装置与门控器连接,用于在执行手动模式或者防夹模式时进行声光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线感应装置和第二红外线感应装置的检测范围为柱型。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智能重联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感应装置的检测范围为扇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创新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创新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98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背门智能开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消防用自动感应防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