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81394.4 | 申请日: | 2017-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1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叶代成;饶健辉;林四新;林辉源;汤达洲;宋俊杰;刘学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2/04;E01D19/12;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箱梁 风嘴 桥梁结构 整体式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 墩柱 钢盖 方便运输 分段组装 施工效率 焊接 结实 | ||
1.一种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钢箱梁单元、至少一个钢盖梁以及至少一个墩柱,且至少一个所述钢盖梁下设有所述墩柱;
所述钢箱梁单元包括:钢箱梁主体、第一风嘴以及第二风嘴,且所述第一风嘴连接在所述钢箱梁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风嘴连接在所述钢箱梁主体的另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主体包括:主体顶板单元、底板单元、至少一个主体横隔板单元以及至少一个主体腹板单元;
且所述主体横隔板单元和主体腹板单元相互交叉,且均设置在所述主体顶板单元以及底板单元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板单元下表面上、沿横桥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主体顶板板肋,且每一所述主体顶板板肋均在顺桥向方向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横隔板单元有多个,且均沿顺桥向方向设置;每一所述主体横隔板单元均包括:
第一横隔板,且所述第一横隔板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主体顶板板肋插入的第一插槽;
以及第二横隔板,且所述第二横隔板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主体顶板板肋插入的第二插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腹板单元在顺桥向方向上延伸,且包括:沿横桥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外侧腹板单元、主体中心腹板单元以及第二外侧腹板单元;
所述第一外侧腹板单元、主体中心腹板单元以及第二外侧腹板单元的顶部均与所述主体顶板单元连接,底部均与所述底板单元连接;所述主体中心腹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横隔板与第二横隔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腹板单元内侧设有第一外侧腹板板肋;所述第二外侧腹板单元内侧设有第二外侧腹板板肋;所述主体中心腹板单元靠近所述第一外侧腹板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一主体中心腹板板肋,靠近所述第二外侧腹板单元的一侧设有第二主体中心腹板板肋;
所述第一横隔板外侧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外侧腹板板肋插接的第一外侧插槽,内侧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主体中心腹板板肋插接的第一内侧插槽;所述第二横隔板外侧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外侧腹板板肋插接的第二外侧插槽,内侧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主体中心腹板板肋插接的第二内侧插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嘴与第二风嘴均包括:风嘴顶板单元、风嘴横隔板、斜向装饰板以及直线段装饰板;
所述风嘴顶板单元与所述主体顶板单元连接,且所述风嘴顶板单元下表面上、沿横桥向方向设置有若干风嘴顶板板肋,且每一所述风嘴顶板板肋均在顺桥向方向上延伸;
所述风嘴横隔板有多个,且均沿顺桥向方向设置;每一所述风嘴横隔板顶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风嘴顶板板肋插入的第三插槽,底部均与所述直线段装饰板连接,远离所述斜向装饰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外侧腹板单元的外侧或第二外侧腹板单元的外侧连接;
所述斜向装饰板倾斜设置,且一端连接所述风嘴顶板单元,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体中心腹板单元的方向延伸;
所述直线段装饰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斜向装饰板的另一端,所述直线段装饰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底板单元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单元、第一横隔板以及第二横隔板的底部均为朝向下方弯曲的弧形结构;且所述底板单元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朝上延伸的底板板肋,所述第一横隔板以及第二横隔板的底部均开设有至少一个供所述底板板肋插入的底板板肋插槽。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单元的端面通过橡胶支座与所述钢盖梁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厦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813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用可自配料式划线小车
- 下一篇:跨线桥的单跨桥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