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被动房用节能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5468.3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3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苏存堂;邱明红;韩红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8 | 分类号: | E06B7/28;E06B3/66;E06B3/677;F24F7/013;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徐丽娜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差 通风器 隔板 出风口 节能窗 一端设置 进风口 风门 本实用新型 窗户主体 建筑能耗 冷热负荷 立体结构 腔体分隔 通风换气 断冷桥 供气体 室内外 风机 腔体 建筑物 室内 | ||
1.一种被动房用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房用节能窗包括压差通风器和窗户主体,其中,
所述压差通风器与所述窗户主体连接,所述压差通风器为立体结构,所述压差通风器靠近室外侧的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压差通风器靠近室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在所述压差通风器的内部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位置形成有腔体,所述压差通风器内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风门,所述风门可以将所述出风口开启和关闭;
所述压差通风器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压差通风器的顶端连接并向所述压差通风器的底端延伸、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与所述压差通风器的底端之间的距离是30~40mm,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压差通风器的底端连接并向所述压差通风器的顶端延伸、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与所述压差通风器的顶端之间的距离是30~40mm,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腔体分隔并形成有供气体通过的S形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房用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通风器的整体为长方体,所述压差通风器设置在所述窗户主体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房用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房用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壁覆盖有消声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房用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主体包括窗框和玻璃,所述窗框内设置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镶嵌有三层所述玻璃,在所述凹槽内两层所述玻璃之间设置有隔离片,两层所述玻璃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动房用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填充惰性气体,与所述惰性气体接触的所述玻璃的表面涂有低辐射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被动房用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由型材连接而成,所述型材的材料为铝合金或塑钢,所述型材的厚度大于等于6厘米,所述窗框表层均匀的涂有阻燃型聚氨脂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房用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顶端设置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与所述压差通风器连接并向室外侧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房用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向所述腔体内开启;所述第一隔板的底端与所述压差通风器的底端之间的距离是35mm;所述第二隔板的顶端与所述压差通风器的顶端之间的距离是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房用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格栅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依科瑞德(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546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