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载分布式电池储能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71431.3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4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阮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13/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30 | 代理人: | 张晓煜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逆变器 储能电池 集装箱 储能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储能 电源系统 远程监控系统 电池储能组 远程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充放电操作 反应速度快 电网连接 容错能力 实际负荷 输出功率 数据控制 通信连接 电连接 通信 电网 能源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载分布式电池储能电源系统,其中,包括集装箱以及设置于集装箱中的分布式电池储能组,所述分布式电池储能组包括,包括储能电池、储能双向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其中储能双向逆变器与储能电池电连接,所述储能双向逆变器还设有电网连接端子;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有与远程监控系统通信的接口,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储能电池通信连接,所述储能双向逆变器设有与所述远程监控系统通信的接口。本申请所公开的集装箱载分布式电池储能电源系统,可在远程管理系统的数据控制下,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从而对电网的输出功率根据实际负荷情况实时进行调节,具有反应速度快,能源浪费低,容错能力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载分布式电池储能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中,电能作为清洁能源,需求越来越高,可是,现在电能的生产还是基本依赖化石能源等传统能源,这些化学能源在发电厂的使用就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环境问题。故而,现在电能的清洁度还是不够。
随着环保的深入,人们已经在使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来转换生成电能。但是,这些绿色能源发电的最大问题是,其输出的能量并不稳定,例如,太阳能会随着昼夜节律,天气变化,季节轮回而变化。风能更是具有季节性和随机性,而海洋能也同样存在周期性的变化,故而这些能源用于发电时,所产生的电能的功率也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另外,正常情况下,电网的负荷本身也具有不稳定性,例如,昼峰夜谷的特性,因为夜间用电大大减少,就使得昼夜的电费单价差很大。但是,例如风力发电,往往在夜间才是处于最佳的发电运行状态,而却因为昼峰夜谷的用电情况,常常被迫从电网中脱离,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对于这种因为用电负荷不平衡而造成的能源浪费,现在已经有一些对策,例如在用电低谷时候将所产生的电能通过各种方法存储起来,而等到用电高峰时候,再提取所储存的电能,并加入电网使用。所述对策包括抽水蓄能,飞轮蓄能等将多余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而在需要用电的时候,再将机械能转换回电能的方式。
但是,这种转换方式,因为是涉及到电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换,故而反应速度往往跟不上需要,对于电网负荷的变化不能及时做出最佳的反应。同时,由于通常都是集中式的蓄能方式,当出现任何差错时,整个系统将崩溃而停止工作,即容错能力低。并且在需要释放能量的时候,也是集中式的,而不能根据电网的实际需要控制释放量,从而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能源浪费。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通过将电网中多余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来储存电能,再在需要时候转换回电能的方式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载分布式电池储能电源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能储能方式中的集中性和长延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装箱载分布式电池储能电源系统,其中,包括集装箱以及设置于集装箱中的分布式电池储能组,所述分布式电池储能组包括,包括储能电池、储能双向逆变器(或:储能双向逆变器、PCS)、电池管理系统,其中储能双向逆变器与储能电池电连接,所述储能双向逆变器还设有电网连接端子;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有与远程监控系统通信的接口,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储能电池通信连接,所述储能双向逆变器设有与所述远程监控系统通信的接口。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集装箱内设有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后端固定到集装箱内壁上,所述桁架结构包括镂空格,每个镂空格内放置至少一个储能电池,在桁架结构的前端设有空调机和配电箱;至少部分所述储能电池并联到配电箱。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桁架结构的框架内设有连续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在所述桁架结构后端伸出后设置安装板,安装板固定在集装箱内壁上。
在更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为U形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71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负荷不平衡自动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双向交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