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及其下落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7760.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6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宋香玲;郭洁平;张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3 | 分类号: | B62D25/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吴晓芬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夏悫***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槽 进气格栅 空调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落水组件 排水能力 出水口 漏水 汽车 前挡板钣金 前挡风玻璃 引流 电器部件 螺栓固定 排水装置 汽车前舱 液体通过 有效地 推钉 排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汽车及其下落水组件。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由于空调进气格栅处的排水能力有限导致的漫水、漏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下落水组件主要包括下落水槽以及与下落水槽固定连接的排水管,下落水槽的槽底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排水管与出水口固定连接,下落水槽的上方通过推钉固定于空调进气格栅,下落水槽的后侧通过螺栓固定于前挡板钣金。前挡风玻璃流下的液体通过空调进气格栅进入下落水槽内,聚集在下落水槽的槽底并通过排水管引流导到地面,有效地提高了空调进气格栅处的排水能力,保证了空调进气格栅处排水的及时性,避免了漫水和漏水的现象,保证了汽车前舱内相关电器部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汽车及其下落水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身前部设置有大曲面的前挡风玻璃,在雨天行车的过程中,雨水通过前挡风配置的雨刷刮下并汇聚至前挡风玻璃底部之后,最终沿汽车的空调进气格栅排至车外环境。
如目前沿汽车的空调进气格栅排至车外环境的排水路径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水流沿空调进气格栅流到车身两侧的钣金并沿车身两侧的钣金排至车外环境;另一种是水流首先从空调进气格栅的格栅孔流到车身通风板上,之后从通风板的排水槽排至车外环境。考虑到空调进气格栅支撑板围成的腔体和通风板的排水槽排水容量有限,尤其是聚集到空调进气格栅支撑板围成的腔体内的水量较大时,很容易造成水漫过空调进风口,造成漫水、漏水等问题。特别针对电动汽车的前舱内布置有大量高压线束、电气件及各类管路的情形,虽然这些部件都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但如果较长时间处于浸水的环境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导致汽车出现故障。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汽车下落水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由于空调进气格栅处的排水能力有限导致的漫水、漏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下落水组件,所述汽车下落水组件包括下落水槽,所述下落水槽的槽底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有排水管,以便汽车的空调进气格栅处的液体流入所述下落水槽中并经所述排水管引导至车外环境。
在上述汽车下落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下落水槽为上方具有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盒状结构的上方固定于所述空调进气格栅的格栅钣金并且被所述格栅钣金覆盖,液体经所述空调进气格栅的格栅孔流入所述下落水槽中。
在上述汽车下落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下落水槽的底部对应每个出水口的出水位置设置成能够将流入所述下落水槽中的液体聚集的结构,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液体聚集的位置。
在上述汽车下落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下落水槽的槽底在所述出水位置设置成中部的高度高于两侧的结构,以便将流入所述下落水槽中的液体聚集至所述槽底的两侧。
在上述汽车下落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水口向下延伸有连接管,所述排水管匹配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并且所述排水管的外侧设置有卡箍以便将所述排水管和所述连接管紧固连接。
在上述汽车下落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形成有至少一条排水缝隙,液体经所述排水缝隙排至车外环境。
在上述汽车下落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阻挡单元,所述排水缝隙设置于所述阻挡单元。
在上述汽车下落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阻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设置有排水缝隙。
在上述汽车下落水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阻挡单元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阻挡板和第二阻挡板,且所述第一阻挡板和所述第二阻挡板均为沿所述排水管的径向外侧向中部和下部倾斜的结构,所述第一阻挡板和所述第二阻挡板上分别设置有排水缝隙。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下落水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67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发动机盖的绝缘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前围板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