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滞留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6922.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邝山;陈阳;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奥尔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0;E03F5/14;C02F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集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6 | 代理人: | 王庆海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井 沉积物清理 滞留 分流板 溢流 泥沙 水体 本实用新型 水处理系统 排水管 处理负荷 泥沙沉淀 清污效率 水处理厂 提升装置 冲洗管 出水管 料位计 沉积 井盖 井内 腔室 清污 优选 井口 绳索 自动化 减速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滞留池,所述生物滞留池至少包括溢流井;所述溢流井至少包括井内腔室、冲洗管、料位计、分流板、沉积物清理槽、出水管和井盖;通过所述溢流井中的分流板设置,有助于实现对进入排水管中的液体进行减速,从而使得水体中携带的泥沙沉淀下俩。避免水体中的泥沙直接流入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增加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优选地,通过所述溢流井底端设置的沉积物清理槽,提高了对沉积在溢流井底端的泥沙清理效率,可以通过自动化提升装置或绳索将所述沉积物清理槽提升至井口进行清污,大大提高了溢流井的清污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领域,特别是一种生物滞留池。
背景技术
现有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初期雨水净化设施仅仅为传统的沉泥井。沉泥井仅能沉淀泥土等大颗粒杂质,对于小颗粒悬浮物质的沉淀效果差。初期雨水中可能的油类、重金属类及氮、磷等营养物质部分通过下凹式绿地排往溢流井,部分通过下渗排入地下水,这些油类、重金属、营养物质往往会污染下凹式绿地和地下水,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并且,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城市下垫面类型发生巨大变化,原有大面积透水性地表逐渐被建筑物、硬化路面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阻断了降雨径流入渗地下的途径,从而加大了径流的峰值流量,造成城市内涝频发。同时,雨水径流冲刷地面时携带了大量的污染物汇入城市水体,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的加剧。由于生物滞留池不仅可以有效的削减雨水径流量,而且可以有效改善雨水径流水质,目前在建筑区、住宅小区和郊区等区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传统滞留池中的溢流井为对流入其中的水体的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水体含沙量较高时就直接流入城市的水处理系统,增加了处理的处理符合。同时,现有溢流井中在有泥沙沉淀时,还需要靠人工进行处理,处理起来也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功能性更强的生物滞留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物滞留池,所述生物滞留池至少包括溢流井;所述溢流井至少包括井内腔室、冲洗管、料位计、分流板、沉积物清理槽、出水管和井盖;所述冲洗管纵向贯穿于所述井内腔室,所述冲洗管靠近所述溢流井的井盖端设有进水阀,所述冲洗管的管壁上设有均匀分布有出水孔;所述料位计套接与所述冲洗管上;所述溢流井底端设置有沉积物清理槽和至少一块分流板,所述沉积物清理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条形开口,所述分流板刚性连接于所述溢流井的底端,并贯穿于所述沉积物清理槽;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溢流井进水管的对侧,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出水管和/或进水管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分流板的板面。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生物滞留池至少还包括过滤层、过渡层、排水层和防渗层,所述过渡层位于所述排水层上侧,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过渡层上侧,所述防渗层贯穿于所述过滤层、过渡层和排水层。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层中设置有侧壁穿孔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与进水管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管道侧壁的穿孔位于靠近所述过渡层的一侧。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井盖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于所述井盖的溢流孔。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排水层厚度小于200mm,所述排水层的排水管外部采用砾石填充,所述砾石粒径为2-5mm。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层厚度为300-1000mm;所述过渡层厚度为100mm。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内分别设置有节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奥尔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奥尔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6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水井下水口立式井篦
- 下一篇:防臭型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