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滞留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746922.2 | 申请日: | 2017-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6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邝山;陈阳;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奥尔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0;E03F5/14;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集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6 | 代理人: | 王庆海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溢流井 沉积物清理 滞留 分流板 溢流 泥沙 水体 本实用新型 水处理系统 排水管 处理负荷 泥沙沉淀 清污效率 水处理厂 提升装置 冲洗管 出水管 料位计 沉积 井盖 井内 腔室 清污 优选 井口 绳索 自动化 减速 携带 | ||
1.一种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滞留池至少包括溢流井(105);所述溢流井(105)至少包括井内腔室、冲洗管(106)、料位计(107)、分流板(108)、沉积物清理槽(109)、出水管(110)和井盖(112);
所述冲洗管(106)纵向贯穿于所述井内腔室,所述冲洗管(106)靠近所述溢流井(105)的井盖(112)端设有进水阀,所述冲洗管(106)的管壁上设有均匀分布有出水孔;所述料位计(107)套接与所述冲洗管(106)上;
所述溢流井(105)底端设置有沉积物清理槽(109)和至少一块分流板(108),所述沉积物清理槽(109)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条形开口,所述分流板(108)刚性连接于所述溢流井(105)的底端,并贯穿于所述沉积物清理槽(109);
所述出水管(110)位于所述溢流井(105)进水管(111)的对侧,所述出水管(110)与所述进水管(111)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出水管(110)和/或进水管(111)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分流板(108)的板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滞留池至少还包括过滤层(101)、过渡层(102)、排水层(103)和防渗层(104),
所述过渡层(102)位于所述排水层(103)上侧,所述过滤层(101)位于所述过渡层(102)上侧,所述防渗层(104)贯穿于所述过滤层(101)、过渡层(102)和排水层(1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103)中设置有侧壁穿孔的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与进水管(111)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侧壁的穿孔位于靠近所述过渡层(102)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112)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于所述井盖(112)的溢流孔(1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103)厚度小于200mm,所述排水层(103)的排水管外部采用砾石填充,所述砾石粒径为2-5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101)厚度为300-1000mm;所述过渡层(102)厚度为100m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10)和进水管(111)内分别设置有节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奥尔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奥尔森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69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水井下水口立式井篦
- 下一篇:防臭型地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