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装车系统的双向输送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6068.X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1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谭勇;谢圣艳;李杨;罗杨伟;何俊蓉;姜联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化集团三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2110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线 正反向 自动装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 双向输送 一端连接 方向正交 工作效率 输出滚筒 双向运输 不停车 导向轮 滚筒线 输送线 防落 正向 堆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装车系统的双向输送线,涉及自动装车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来料皮带线与来料皮带线输送方向正交的正反向皮带线,来料皮带线与正反向皮带线中部连接,来料皮带线与正反向皮带线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导向轮,正反向皮带线远离来料皮带线一侧设置有限位防落机构,正反向皮带线一端连接有正向输出滚筒线,正反向皮带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堆积滚筒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本输送线可以双向运输,能够实现错车不停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装车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装车系统的双向输送线。
背景技术
很多企业的产品在出厂前需要用纸箱包装好,然后在装车出库,传统的装车方式是人工码垛装车,要求人工搬运到停靠在站台的货车上,然后码好排齐,以保证装货数量节约运输成本,但是这种装车方式需要体格较好的装车工3人左右,配合作业叉车1-2辆,装车时间长,这一装车过程就大大限制了货物的出货速度,经常造成货物积压。同时装车现场人员复杂,容易出现事故,且对员工身体素质要求高,目前人力费用日益提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性企业,目前也有部分企业开始使用自动化装车系统。
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产业机构的调整,企业都越发关注自身行业自动化水平的进程,各种自动化设备应运而生,但是装车这一环节却少有产品出现,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力完成,通过对一些对包装箱式货物的产品进行研究分析,再根据实际的装车流程,设计出了可以自动装车的箱式货物自动装车系统,目前也有部分企业开始使用自动化装车系统,但是现有的自动化装车系统存在如下缺陷。
但是装车过程中,一辆车装满后,需要把装满乳化炸药的成品的车开走后才能继续下一辆车的装载,由于目前整个自动化装车系统的输送线只能一个方向正向输送,导致错车期间输送线必须停止运行,这就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不能连续上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自动装车系统中输送线只能单向输送,错车期间上料不连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动装车系统的双向输送线。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自动装车系统的双向输送线,包括来料皮带线与来料皮带线输送方向正交的正反向皮带线,来料皮带线与正反向皮带线中部连接,来料皮带线与正反向皮带线连接处设置有两个导向轮,正反向皮带线远离来料皮带线一侧设置有限位防落机构,正反向皮带线一端连接有正向输出滚筒线,正反向皮带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堆积滚筒线。
进一步地,限位防落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正反向皮带线上结构相同的可调节限位机构A和可调节限位机构B,可调节限位机构A和可调节限位机构B之间连接有同步档杆。
进一步地,可调节限位机构A包括与正反向皮带线输送方向平行的横杆A和固定在正反向皮带线边缘的两根安装柱,两根安装柱上均设置有与横杆A连接的长度可调节的调节柱,横杆A靠近可调节限位机构B一侧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倾斜杆,倾斜杆与同步档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来料皮带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A,正反向皮带线上设置有驱动电机B。
进一步地,所述的堆积滚筒线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水平板,两条水平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等高的滚筒,堆积滚筒线上设置有驱动多个滚筒转动的驱动电机C,堆积滚筒线上设置有用于拦截物料的可调节拦截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可调节拦截机构包括安装在两条水平板之间的固定安装板和活动安装轴,固定安装板和活动安装轴均设置在滚筒的下方,活动安装轴上固定设置有位于相邻两个滚筒之间的拦截板,活动安装轴下方固定是有辅助推杆,固定安装板活动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活塞末端与辅助推杆末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相邻两个滚筒为滚筒A和滚筒B,活动安装轴到滚筒A的距离小于活动安装轴到滚筒B的距离,所述拦截板的长度大于活动安装轴到滚筒A的距离,拦截板的长度小于活动安装轴到滚筒B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化集团三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雅化集团三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6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关风器
- 下一篇:一种显示屏外壳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