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44877.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尹维平;张清标;彭毅;罗景辉;杨克钞;陈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汇力恒通(厦门)远红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王卫忠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组件 热层 外绝缘 基底 绝缘隔热板 电热单元 中空腔室 电热 外框架 风道 暖器 本实用新型 相对设置 出风口 供空气 进风口 中空腔 板状 连通 通电 室内 流通 | ||
1.一种电热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热单元,每个所述电热单元包括外壳和两个板状的外电热组件,其中:
所述外壳具有中空腔室以及与所述中空腔室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两个所述外电热组件相对设置于所述中空腔室内,于两个所述外电热组件之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风道,每个所述外电热组件包括外框架和设于所述外框架内的外绝缘基底、外电热层和绝缘隔热板,所述外电热层设于所述外绝缘基底的远离所述风道一面,所述绝缘隔热板设于所述外电热层的远离所述外绝缘基底一面,且所述外电热层能在通电后产生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热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绝缘隔热板与所述外电热层之间的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单元还包括:
一个或一个以上内电热组件,设于两个所述外框架之间,将所述风道分隔为多个子风道,所述内电热组件包括内框架和设于所述内框架内的内绝缘基底和内电热层,所述内电热层设于所述内绝缘基底一侧或两侧,且所述内电热层能在通电后产生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前挡板、后挡板、左端盖、右端盖、上盖板和下盖板可拆卸连接围成,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下盖板,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上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均为拱形的多孔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热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由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外封边条围成,和/或所述内框架由多个可拆卸连接的内封边条围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盖和所述右端盖的内侧分别设有多层支撑件,所述外框架一端能与所述左端盖上的任意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能与所述右端盖上的任意支撑件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热单元排成一列,相邻两所述电热单元的外壳直接或间接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暖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热单元的外壳均设有穿线口,且相邻两所述外壳的穿线口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暖器还包括:
控制盒,设于一所述电热单元的外壳,用于控制各所述电热单元的温度,所述控制盒的顶部设有散热出口,所述控制盒的底部设有散热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汇力恒通(厦门)远红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汇力恒通(厦门)远红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448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热风炉
- 下一篇:一种木质颗粒燃料暖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