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模具水路的转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32181.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4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陈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今天智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邓寅杰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腔 模具本体 模腔 本实用新型 连通通道 汽车模具 转换结构 隔水件 连通 水路 中心线垂直 方向延伸 间隔设置 冷却均匀 冷却水路 生产效率 封堵件 注塑机 封堵 腔室 外壁 模具 并列 贯通 体内 分割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模具水路的转换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模具本体;形成于模具本体内的模腔;若干个并列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开设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壁上并朝向所述模腔方向延伸;贯穿所述模具本体的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依次贯通各第一冷却腔;将第一冷却腔与外界封堵的封堵件;与第二冷却腔连通的注塑机冷却水路;及设于各所述第一冷却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冷却腔中心线垂直的片状隔水件,所述隔水件将所述第一冷却腔分割成两个通过连通通道相互连通的腔室,所述连通通道形成于第一冷却腔内靠近所述模腔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冷却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模具水路的转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产品外观及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汽车产品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原有模具水路结构满足不了,模具有深腔结构的冷却要求,原有水路结构只能解决相对较平缓产品的模具冷却要求。如果产品有深腔、高低落差比较大,那这类产品的模具水路难以做到冷却均匀,冷却不均的情况下长时间生产,会导致产品外观质量问题及影响注塑成型周期,从而致使产品成本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模具水路的转换结构,冷却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模具水路的转换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
其包括模具本体;
形成于模具本体内的模腔;
若干个并列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冷却腔,所述第一冷却腔开设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壁上并朝向所述模腔方向延伸;
贯穿所述模具本体的第二冷却腔,所述第二冷却腔依次贯通各第一冷却腔;
将第一冷却腔与外界封堵的封堵件;
与第二冷却腔连通的注塑机冷却水路;
及
设于各所述第一冷却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冷却腔中心线垂直的片状隔水件,所述隔水件将所述第一冷却腔分割成两个通过连通通道相互连通的腔室,所述连通通道形成于第一冷却腔内靠近所述模腔的一端。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封堵件通过固定件与所述模具本体固定。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为螺纹件。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封堵件包括与所述模具本体配合的限位部及与所述第一冷却腔配合的封堵部,所述第一冷却腔靠近所述模具本体外侧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限位部配合的限位孔。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封堵部的外壁上具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密封圈。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隔水件与所述封堵部固定。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封堵部上开设有与所述隔水件配合的限位槽。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隔水件靠近所述模腔的一端开设有一水路槽。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汽车模具水路的转换结构,各第一冷却腔通过第二冷却腔连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水路,结构简单,冷却区域大;在隔水件的作用下,冷却水进入第一冷却腔后会沿着隔水件流动至靠近模腔的位置,然后穿过连通通道再沿着隔水件流入第二冷却腔,充分冷却模腔各处,冷却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水件与封堵件配合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燎原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32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险杠模具斜顶水路结构
- 下一篇:塑料模具浇口套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