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多引脚工件的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15580.8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1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将来;龙青国;邓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装置 引脚 安装平台 压合机构 玻片 压刀 压合 本实用新型 动力结构 固定结构 固定引脚 紧固结构 人工成本 一致性好 应用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多引脚工件的装配装置,包括安装平台,以及设于安装平台的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玻片紧固结构,用于压合的压刀,带动压刀移动的动力结构,以及用于固定引脚的引脚固定结构。本装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压合玻片和引脚时,效率高,一致性好,不需大量人力参与,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多引脚工件的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LCD(即液晶显示屏)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引脚(即pin脚或管脚)与玻片进行压合。
传统的压合方式是人工将固定好的引脚置于压刀下,然后压刀将引脚与固定好的玻片压合好。整个过程复杂,需要人力在其中操作,效率比较底下,而且压合的产品的一致性很难保证,也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了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一致性好的应用于多引脚工件的装配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多引脚工件的装配装置,包括安装平台,以及设于安装平台的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玻片紧固结构,用于压合的压刀,带动压刀移动的动力结构,以及用于固定引脚的引脚固定结构。
上述的装配装置,其压合机构包括玻片紧固结构,用于压合的压刀,带动压刀移动的动力结构,以及用于固定引脚的引脚固定结构;在使用本装配装置组装时,玻片被玻片紧固结构固定,引脚被引脚固定结构固定于压刀,最后动力结构推动压刀压向玻片,最终将玻片和引脚压合在一起。整个压合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只需将各个结构的参数调试好即可,并且压合效率高,而且一致性也高。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结构,同时也为了方便控制动力结构对压刀产生的推力,所述动力结构包括固设于安装平台的压合电机,被压合电机带动转动的压合丝杆,以及设于压合丝杆的压合螺母座;所述的压合螺母座上固设有安装基板;所述的压刀和引脚固定结构均设于所述的安装基板。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结构,同时也为了能够简单,方便地将引脚固定于压刀,所述引脚固定结构包括引脚固定气缸,与引脚固定气缸的气撑杆固定连接的齿条,转动设置且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槽的转轴,以及通过连接杆与转轴固定连接的压杆。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方便地固定玻片,所述玻片紧固结构包括设有玻片卡槽的卡固座,滑动设于玻片卡槽的压紧块,以及带动压紧块在玻片卡槽内滑动的玻片紧固气缸;所述的玻片卡槽的侧壁及压紧块的前端均设有与玻片的两端部相配合的弹性卡块。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引脚的自动上料,不再需要人工参加,还包括设于安装平台的引脚上料机构和剪切机构;所述引脚上料机构包括转动设于安装平台的引脚绕盘,固设于安装平台的导向件,以及至少一组固设于安装平台的牵引结构;所述的引脚上料机构将引脚牵引到指定位置后,被剪切机构截断。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结构,同时在不损坏引脚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牵引引脚的牵引力,所述牵引结构包括沿引脚前进方向设置的同步轮,设于同步轮上的牵引带,沿与引脚前进方向垂直设置的挤压气缸,沿引脚前进方向设置的导向块,以及带动挤压气缸沿引脚前进方向移动的动力件;所述挤压气缸的气撑杆的前端固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前端位于所述牵引带内侧,且上端设有供牵引带通过的空槽;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挤压块的挤压方向上。
进一步的,由于引脚是带状且缠绕在引脚绕盘上,当牵引结构将引脚牵引到压刀时,为了能方便截取所需的引脚,同时也为了能和压合机构配合组装在一起,所述剪切机构包括设于安装基板的剪切气缸,与剪切气缸的气撑杆固定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的动刀块,以及紧贴所述导向块固定设置的定刀块;所述压刀固设于定刀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155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