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07778.1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5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婕;宋李平;张瑞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3 | 分类号: | G09F3/0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封装材料 断开点 电路 导电层 导电层中 防伪装置 封装材料 防伪 本实用新型 电子检测法 变化判断 电路性能 电路状态 后导电层 挤压变形 防拆卸 检测原 电阻 断开 装卸 断裂 受损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其通过在封装材料内加入导电层,并在导电层中加入电路易断开点,在封装材料打开时,电路易断开点断开,以实现防伪。通过在电子封装材料加入导电层并在导电层中加入电路易断开点,在电子封装材料沿电路易断开点被破坏后导电层的电路状态被改变,从而可以用电子检测法检测原包装是否被破坏,从而达到防伪、防拆卸的目的,此外,电子封装材料受到暴力装卸或挤压变形时,可以利用导电层的局部脱离或断裂引起的电路性能(电阻)变化判断受损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仿制技术的增加,如何识别产品的真伪是目前消费者急需的。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包装防伪技术有条形码、二维码、光学防伪(激光全息)、特殊防伪材料(荧光、光敏、热敏、湿敏、反应变色、特殊材料)。然而这些防伪技术不是实时的,不能跟踪监测。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生产商亟待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以实现在包装材料受到外力破坏时检测到信号并及时处理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包括:
内设导电层的封装材料;
所述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电路易断开点;
所述电路易断开点适于在封装材料打开时受到外力,以改变导电层电路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性连接的电子器件,且形成电路;
所述电路适于在封装材料打开时受到外力,使所述电路易断开点处断开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还包括封装胶;
所述封装胶适于将导电层与基材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基材为单一衬底材料或带有电路的衬底材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其中,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通过在封装材料内加入导电层,并在导电层中加入电路易断开点,在封装材料打开时,电路易断开点断开,以实现防伪。通过在电子封装材料加入导电层并在导电层中加入电路易断开点,在电子封装材料沿电路易断开点被破坏后导电层的电路状态被改变,从而可以用电子检测法检测原包装是否被破坏,从而达到防伪、防拆卸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受到外力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手到外力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封装材料防伪装置的电路易断开点处于封装胶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防伪装置;110-基材;120-导电层;121-电路易断开点;130-封装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707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