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铝车身的铆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50400.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9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中;谢康;朱琛琦;朱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坛大迈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42 | 分类号: | B21J15/42;B21J15/3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项磊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杆 皮带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铆接装置 驱动机构 铝车身 冲头 机箱 自动化生产线 复位弹簧 滑动安装 伺服电机 台面 铆模 套接 下端 下压 汽车 驱动 加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铝车身的铆接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C型机架、安装在所述C型机架上部的机箱和设在C型机架下部的台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皮带传动机构,铆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机箱底部并且其下端安装有冲头,所述执行机构在所述皮带传动机构驱动下压下所述铆杆,所述铆杆上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台面上设有位于所述冲头下方的铆模。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又能保证加工精度,还能与自动化生产线配合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铝车身的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为了降低油耗,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采用重量较轻的铝制车身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铝制汽车零件回收利用率高,可以循环再生,不易生锈,从绿色环保角度发展前景也很大。但是由于铝的特殊材质,传统的电阻点焊不能够满足车身的连接工艺,因此需要采用铆接连接工艺。铆接作为冷连接工艺,不仅铆点强度高、寿命长,而且不产生烟、气、火花等污染。但现在很多铆接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太大,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又能保证加工精度的用于汽车铝车身的铆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用于汽车铝车身的铆接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执行机构、C型机架、安装在所述C型机架上部的机箱和设在C型机架下部的台面;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皮带传动机构,铆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机箱底部并且其下端安装有冲头,所述执行机构在所述皮带传动机构驱动下压下所述铆杆,所述铆杆上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台面上设有位于所述冲头下方的铆模。
所述执行机构包括通过所述皮带传动结构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的蜗杆、与所述蜗杆配合的蜗轮、与所述铆杆形成凸轮机构的铆杆凸轮,铆杆凸轮与所述蜗轮固定在同一轮轴上。
本铆接装置还包括管状的定位压紧件,所述冲头加工时穿过所述定位压紧件中心孔,所述定位压紧件两侧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滑动安装在所述机箱底部,所述蜗轮的轮轴上安装有与所述支架上端配合的支架凸轮,所述支架上端通过压簧与所述机箱底部相连。
所述支架凸轮的凸出部包含以所述支架凸轮的轮轴为圆心的最高圆弧段,所述铆杆凸轮的最高点压住所述铆杆时,所述最高圆弧段压住所述支架。
本铆接装置还包括送钉机构,所述送钉机构包括振动盘、设在振动盘下面的送钉滑道和气缸;所述送钉滑道的入口位于振动盘出钉口下面,出口位于所述冲头正下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为沿所述送钉滑道推送的送钉顶杆。
所述气缸的开关连接到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伺服电机能很容易地控制铆接的速度,铆接精度较好。并且能通过压紧件对铆接处压紧定位,并且同步进行铆接。效率高精度好。通过可利用伺服电机控制器操作的送钉机构,还可以同时实行自动送钉,并易于控制。装置本身结构比较简单,易于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箱体内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送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
1.C型机架、2.伺服电机、3.皮带传动机构、4.机箱、5.铆杆、6.冲头、7.铆模、8.台面、9.定位压紧件、10.蜗杆、11.蜗轮、12.铆杆凸轮、13.支架凸轮、14.皮带从动轮、15.振动盘、16.气缸、17.送钉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坛大迈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坛大迈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50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