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减摇陀螺的两轮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45041.1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5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谭名柳;袁建明;刘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都昌县第一中学 |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2D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李伟波;韩德凯 |
| 地址: | 332600 江西省九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陀螺系统 转子 陀螺 汽车 汽车系统 陀螺框架 摇晃 车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高速转动 框架电机 驱动系统 陀螺力矩 外力作用 自转轴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减摇陀螺的两轮汽车,包括两轮汽车系统、陀螺框架系统和陀螺系统;两轮汽车系统包括车载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陀螺系统包括转子;减摇陀螺装在两轮汽车的中心位置,陀螺系统安装于陀螺框架系统上,陀螺系统中的转子自转轴沿着垂直方向安装;通过框架电机迫使转子高速转动,从而输出一个陀螺力矩,有效降低因外力作用下而导致的车辆摇晃;它具有两轮汽车体积和重量小,结构新颖,且能够大幅度减弱两轮汽车摇晃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减摇陀螺的两轮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大幅度减小径向晃动的带有减摇陀螺的两轮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城市汽车数量成指数增长,道理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健康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两轮汽车作为一种概念汽车,能够大幅度降低汽车体积和质量,是未来社会主流代步工具一个发展方向。两轮汽车不同于四轮汽车,无法保证较好的平衡性,此外两轮汽车也有别于自行车等两轮交通工具,无法依靠惯性和人体的姿态调节来保持较好的稳定性。两轮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定受到风力等外力的作用,此时两轮汽车会发生较大的径向摆动,较大的径向摆动必定会降低乘车人的舒适性,降低两轮汽车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技术与两轮汽车相结合,能够大幅度降低两轮汽车的径向摇晃,提高两轮汽车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带有减摇陀螺的两轮汽车,该两轮汽车包括两轮汽车系统、陀螺框架系统和陀螺系统,所述两轮汽车系统包括车载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所述陀螺系统包括转子,所述两轮汽车系统为陀螺框架系统和陀螺系统提供结构支撑和动力驱动,陀螺框架系统位于两轮汽车系统的中心位置,所述陀螺系统安装于陀螺框架系统上,所述的陀螺系统中的转子自转轴沿着垂直方向安装。
优选的,所述的两轮汽车系统不同于现有的四轮汽车和三轮汽车,无外力作用下无法正常直立。所述的陀螺框架系统和陀螺系统组成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所述的两轮汽车系统包括前轮和后轮两个轮。
上述方案的原理是:将陀螺系统和框架系统组合安装在两轮汽车的中心位置,通过陀螺系统的电机使得陀螺转子绕着垂直方向高速旋转,当两轮汽车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径向摆动时,会带动陀螺转子一起摆动,此时车载控制系统会发出力矩指令,驱动框架电机旋转,迫使陀螺转子进动,进而输出陀螺控制力矩对外力进行抵消,以保持两轮汽车系统的整体高度稳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两轮汽车与现有的四轮汽车相比,能够大幅度减小汽车的体积和质量,将减摇陀螺技术应用于两轮汽车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两轮汽车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两轮汽车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的一种带有减摇陀螺的两轮汽车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的一种带有减摇陀螺的两轮汽车的陀螺框架系统和陀螺系统的径向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的一种带有减摇陀螺的两轮汽车的陀螺框架系统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两轮汽车系统;2为陀螺框架系统;3为陀螺系统;201为框架底座;202A为左支承杆;202B为右支承杆;203为框架电机。传统的两轮汽车系统中的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在图中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减摇陀螺的两轮汽车,由两轮汽车系统、陀螺框架系统和陀螺系统组成,两轮汽车系统1为陀螺框架系统2和陀螺系统3提供结构支撑和驱动系统,陀螺框架系统2位于两轮汽车系统1中心位置,陀螺系统3安装于陀螺框架系统2上。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陀螺框架系统2和陀螺系统3的径向截面图,图3为陀螺框架系统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陀螺框架系统2具体包括:框架底座201、左支承杆202A、右支承杆202B和框架电机203。框架底座201为左支承杆202A、右支承杆202B和框架电机203提供结构支承,左支承杆202A位于框架底座201左端凸台安装孔径向右侧,右支承杆202B位于框架底座201右端凸台安装孔径向左侧,框架电机203位于框架底座201右端凸台安装孔径向右侧,并与右支承杆202B相连接,陀螺系统3通过左支承杆202A和右支承杆202B进行垂直安装。正常工作状态下,陀螺系统3中的转子会处在一定的高转速下,当陀螺框架系统2和陀螺系统3联同两轮汽车系统1发生径向摇晃时,车载控制系统会输出一个控制指令,驱动框架电机203转动,进而将转动力矩通过右支承杆202B传递到陀螺系统3上,迫使转子进动,从而输出一个较大的进动力矩,通过力的传递作用消除两轮汽车系统1的摇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都昌县第一中学,未经江西省都昌县第一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50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