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扫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2262.3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0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恒;骆洪波;陈建;谢国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星天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G06T17/00;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张小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结构 摄影单元 三维扫描装置 本实用新型 相机布局 控制模块 疏密 相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维扫描装置,其中三维扫描装置包括:固定结构、至少六个设置在固定结构上的第一摄影单元、至少六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第二摄影单元、至少三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第三摄影单元、至少六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第四摄影单元、至少三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第五摄影单元及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三维扫描装置,提供新的相机布局,各相机布局疏密不均,能够以较少的相机和更低的价格,做出优质的模型,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及特点进行调整,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维扫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对物体表面的三维测量,其本质和目标就是获取表面各点的深度信息,按照实现方式的不同可以简单分为接触式三维测量技术和非接触式三维测量技术两大类。
目前接触式三维扫描的精度已经可以达到微米级别,整个系统稳定性高,重复率好,但是接触式三维扫描存在如下缺点:对柔软物体表面有损耗,测量时间过长、需进行探针半径三维补偿,且设备移动不便、价格昂贵;
非接触式三维扫描不需要与被测物体表面接触,与接触式三维扫描相比:保护了被测物体表面不会被造成破坏、测量速度快效率高、工作距离灵活可变,受环境影响较小。其中非接触式三维扫描的一种方式就是广泛使用激光、白色光、红外线等的非接触式主动方式的扫描和利用立体图像或多个图片的非接触被动方式的扫描方式。
现有的图片扫描方式大部分都利用50~130台高价数码单反相机(DigitalSingle Lens Reflex),需要直径约3m以上的较宽的空间,相比于三维图片摄影棚的概念,更趋于三维图片摄影馆(三维照相馆)的概念。而且,如此数量众多的高价数码单反相机费用十分高昂,不适合一般中小企业或个人使用。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平价且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的三维扫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维扫描装置,能够以较少的相机和更低的价格,做出优质的模型,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及特点进行调整,且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三维扫描装置包括固定结构、至少六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第一摄影单元、至少六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第二摄影单元、至少三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第三摄影单元、至少六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第四摄影单元、至少三个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的第五摄影单元及控制模块;
其中,所有所述第一摄影单元穿过其镜头中心点的法线均处于同一平面中,记该平面为第一平面;任意两个相邻所述第一摄影单元的穿过其镜头的法线的夹角不大于30度;被摄体的中心点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摄影单元设置于第一摄影单元的上方,所有所述第二摄影单元穿过其镜头中心点的法线均处于同一平面中,记该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的夹角为10-20度;任意两个所述相邻第二摄影单元的穿过其镜头的法线的夹角不大于30度;所有所述第三摄影单元设置于第二摄影单元的上方,所有所述第三摄影单元穿过其镜头中心点的法线均处于同一平面中,记该平面为第三平面,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的夹角为10-20度;所有所述第四摄影单元设置于第一摄影单元的下方,所有所述第四摄影单元穿过其镜头中心点的法线均处于同一平面中,记该平面为第四平面,所述第四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的夹角为-20度到-10度;任意两个相邻所述第四摄影单元的穿过其镜头的法线的夹角不大于30度;所有所述第五摄影单元设置于第四摄影单元的下方,所有所述第五摄影单元穿过其镜头中心点的法线均处于同一平面中,记该平面为第五平面,且所述第五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的夹角为-20度到-10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所述第三摄影单元穿过其镜头的法线的夹角为30-60度,任意两个相邻所述第五摄影单元穿过其镜头的法线的夹角为30-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星天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星天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2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炮孔深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基于结构光的接触网磨损三维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