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40031.9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6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郑洁民;张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瑾;李连生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水冷装置 电性连接 输出端 输入端 回型 液位传感器 电源开关 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 散热装置 蜂鸣器 冷凝板 冷凝箱 汽车动力电池 安装空间 空腔结构 空心通路 内部设置 散热效率 承压板 冷凝液 内固定 多层 空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包括承压板和水冷装置主体;水冷装置主体为空腔结构,空腔内设置有回型冷凝箱;回型冷凝箱是由多层空心冷凝板围成的箱体,空心通路内部设置有冷凝液、且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相邻冷凝板之间的间隙内固定安装动力电池;水冷装置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器、电源开关和蜂鸣器,电源开关的输入端与动力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源开关的输出端与液位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节省散热装置的安装空间、缩小动力电池的整体体积、提高散热效率的汽车动力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中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启动的启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及磷酸铁锂蓄电池,由于动力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需要及时排出动力电池内部的热量。
动力电池常用的散热方式为风冷散热,风冷散热会占用动力电池内部较大空间,使得动力电池自身的体积较大,一方面不便将动力电池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内部,另一方面会给动力电池的运输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人们急切需要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来应对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散热装置的安装空间、缩小动力电池的整体体积、提高散热效率的汽车动力电池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动力电池用回型水冷装置,包括承压板和承压板上固定安装的水冷装置主体;所述水冷装置主体为空腔结构,且空腔内设置有回型冷凝箱;所述回型冷凝箱是由多层空心冷凝板围成的箱体,各个冷凝板的空心通路相互连通,空心通路上、下两端分别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空心通路内部设置有冷凝液、且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相邻冷凝板之间的间隙内固定安装动力电池;所述水冷装置主体的外侧安装有控制器、电源开关和蜂鸣器,电源开关的输入端与动力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源开关的输出端与液位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冷装置主体由多层构成,内层为防护箱,防护箱内设置有所述回型冷凝箱,防护箱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连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外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控制器、电源开关和蜂鸣器。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均设置有四个,防护箱与第一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螺栓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控制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第二安装板与防护罩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轴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回型冷凝箱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帽,回型冷凝箱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防护帽。
进一步的,进液管与出液管的一端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防护帽与第二防护帽的内壁均设置有内螺纹。
进一步的,承压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栓,通孔与螺栓的数量均为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 S7-200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散热的方式,取代了较为传统的风冷散热的方式,节省了散热装置的安装空间,从而缩小了动力电池的整体体积,一方面便于将动力电池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内部,另一方面解决了动力电池在运输过程中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0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检修的动力电池水冷装置
- 下一篇: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