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引导车的悬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6194.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3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君;张贵麟;雷翔宇;陈勇全;钱辉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B60G15/06 | 分类号: | B60G1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王利彬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引导车 弹性元件 弹性元件连接 悬架 车身 本实用新型 从动轮 驱动轮 减振 越障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动引导车的悬架,涉及减振领域,包括: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连接自动引导车的车身与自动引导车的驱动轮。第二弹性元件连接自动引导车的车身与自动引导车的从动轮。第一弹性元件的刚度是第二弹性元件的刚度的至少十倍。可使自动引导车兼具良好的越障性能和平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引导车的悬架。
背景技术
自动引导车承担着仓储运输等功能,在不平的路面上既要求具有一定平顺性能,以保证运输的货物不受损伤,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越障性能,以保证能够到达运输目的地,故需要一种悬架提高自动引导车的平顺性能和越障性能。
现有的自动引导车的悬架,一般包括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这种悬架普遍存在不能兼顾越障性能和平顺性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引导车的悬架,可以使自动引导车兼具良好的越障性能和平顺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引导车的悬架,包括:
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连接所述自动引导车的车身与所述自动引导车的驱动轮;
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连接所述自动引导车的车身与所述自动引导车的从动轮;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刚度是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刚度的至少十倍。
由于第一弹性元件的刚度比第二弹性元件的刚度大至少一个数量级,故可以通过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的不同分工使自动引导车兼具良好的越障性能和平顺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引导车的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引导车的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引导车的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关注重点为自动引导车的悬架部分,故以下实施例中仅对该自动引导车的悬架部分以及和悬架相连的自动引导车的车身和自动引导车的车轮进行描述,而不对其他部分进行赘述。又由于该车身的结构和形状对该悬架的结构和性能没有实质性影响,故在以下实施例中将该车身假设为具有质量的立方体,并非对该车身的结构和形状做出任何限定。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引导车的悬架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该自动引导车两侧的结构关于纵向中心面对称,该纵向中心面与该自动引导车的行驶方向平行,且通过该自动引导车的质心,图1中仅显示了该自动引导车的悬架一侧的结构,该自动引导车的悬架另一侧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结构完全相同。
如图1所示,该悬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10和第二弹性元件20,图1中以有一对第一弹性元件10和两对第二弹性元件20为例进行说明,并非对第一弹性元件10和第二弹性元件20的数量做出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6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