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类工件的抓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5831.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0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倪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汇高纤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梁 抓取组件 可动梁 本实用新型 插销 调整滑块 管类工件 夹持位置 抓取装置 左右滑动 丝杆 支承 种管 加工技术领域 可转动设置 快速加工 螺纹连接 丝杆螺母 右支承座 抓取气缸 左支承座 活塞杆 连接爪 对管 滑槽 可调 气缸 支耳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类工件的抓取装置,属于管类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固定梁、可动梁、四个抓取组件,调整滑块可左右滑动设置在机架的滑槽上,支承丝杆可转动设置在左支承座和右支承座上,支承丝杆和丝杆螺母螺纹连接,固定梁通过连接爪安装在调整滑块的下侧,可动梁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固定梁上,调整气缸的调整活塞杆的右端连接调整支耳,其中两个抓取组件安装在固定梁上,另外两个抓取组件安装在可动梁上,抓取气缸的第一插销插入第一U型槽,第二插销插入第二U型槽。本实用新型对管类工件的夹持位置可调,实现夹持位置的合理分布,以保证管类工件的快速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类工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类工件的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车铣刨磨是机械加工的四种基本的加工方式,是零部件加工的较为重要的部分,主要完成对零件的加工,使之可用于机械及设备的装配。包括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不同零件所需的加工方式不同,如轴类零件一般只需要车削加工,但有的零件则需使用用其中两到三种以上加工放可完成零件的加工。管类工件是一种常见类型的工件,广泛使用于汽车、建筑、船舶等领域,管类工件在加工中常常要实现抓取和送料。目前常见的管类工件的抓取装置一般都是依靠若干个抓取组件来实现的,这些抓取组件的相对位置都是一般都是固定的,但是每个管类工件长度不用,加工位置也不同,常常需要实现对夹持位置的调整,实现夹持位置的合理分布,以保证管类工件的快速加工。但是市场上目前没有这样的管类工件的抓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类工件的抓取装置,对管类工件的夹持位置可调,实现夹持位置的合理分布,以保证管类工件的快速加工,结构合理紧凑,可靠性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类工件的抓取装置,它包括机架、支承丝杆、左支承座、右支承座、丝杆电机、电机支座、调整滑块、丝杆螺母、连接爪、固定梁、可动梁、调整气缸、调整支耳、四个抓取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的滑槽,所述调整滑块可左右滑动设置在机架的滑槽上,所述左支承座和右支承座分别固定在机架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承丝杆可转动设置在左支承座和右支承座上,所述支承丝杆的一端和丝杆电机同轴连接,所述丝杆电机安装在电机支座上,所述电机支座安装在右支承座上,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在调整滑块上,所述支承丝杆和丝杆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梁通过连接爪安装在调整滑块的下侧,所述可动梁可左右滑动设置在固定梁上,所述调整支耳安装在可动梁的右端,所述调整气缸包括调整缸体和调整活塞杆,所述调整缸体安装在固定梁上,所述调整活塞杆的右端连接调整支耳,其中两个抓取组件安装在固定梁上,另外两个抓取组件安装在可动梁上,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第一卡爪、第二卡爪、第一销轴、第二销轴、抓取气缸,安装在固定梁上的两个抓取组件的第一卡爪的上端和第二卡爪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铰接在固定梁上,安装在可动梁上的两个抓取组件的第一卡爪的上端和第二卡爪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铰接在可动梁上,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上分别设置有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所述抓取气缸包括抓取缸体、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插销、第二插销,安装在固定梁上的两个抓取组件的抓取缸体安装在固定梁上,安装在可动梁上的两个抓取组件的抓取缸体安装在可动梁上,所述第一插销安装在第一活塞杆上,所述第二插销安装在第二活塞杆上,所述第一插销插入第一U型槽,所述第二插销插入第二U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电机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为燕尾形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为弧形卡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汇高纤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汇高纤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5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快速变矩的分料机构
- 下一篇:裙板自动上下料装置